王碧轩,王 红
(西安医学院 医学人文研究中心,西安 710021)
社会思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产生于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气候晴雨表”,其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传播和反映着社会中各个方面的思想问题,对人们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1]。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改变、利益格局变动,组织利益关系、分配形式逐渐复杂化,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和差异化,并存在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意识[2]。国内外各种主观因素导致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社会上出现了对社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非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虚无主义等各种各样思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强化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思潮视域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巨大且严肃的社会性工程。在社会思潮多样化情况下,一定要正确认知和把握社会思潮本质和特性,利用多种类、多领域的引领机制[3],通过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指引,完成社会思潮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作用研究。
当前,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实际上,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形势越复杂,社会观念越多元,越需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它为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范围和领域的不断细化和增加,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差异化社会思潮,例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主流社会意识。以享乐主义来说,它喊着“人活着就要追求享受物质”的口号,提倡进入自由精神空间,而长此以往,社会上以权谋私、私欲无度等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拜金主义,极度追求金钱,将金钱作为自身的终身目标,驱动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考虑诚信等相关道德问题,为国内经济带来消极影响和巨大危害[4],使人们丧失目标和凝聚力。
社会思潮的特征包括以下六点:
1.历史性。社会思潮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有时代特征。它对人们精神和生活水平的影响有不同的性质和程度。
2.区域性。文化背景和生产力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趋势。有些社会思潮来自国外,有些来自中国。
3.群体性。社会思潮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传播和支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和团结。
4.功利性。作为某种社会利益集团的欲望表达,社会思潮往往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即与其利益诉求相关的功利色彩。
5.可变性。所有的社会观念都具有时效性。在当代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条件下,它可以保持和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相反,它会促进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促进意识形态的升华,使之完全不同。
6.症候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现,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许多社会潜意识的出现和积累,都会蔓延成一定的症候,用符号发泄。
在各种新兴社会思潮影响下,为抵制社会思潮带来的消极、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绝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
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切实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深化推进,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构进行探索,可通过完整的体系结构,详细展现出马克思理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人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七个领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结构的基础,其内容括工程技术与社会主义实践。
图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理解为大众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众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体,包括理论和大众化两部分。大众化是领导者和人们互动的过程,分为理论大众化和实践大众化[5]。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就要符合人民群众当下需求,必须从生活实践上和指导思想上提供操作性强、说服性强的方法和理论。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指示、引导人民群众使用理论来实践生活。通过理论去指示、引导如何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甚至创新理论,用完善和创新后的理论对实践指示、引导。通过这样不断循环、运用,又不断地创新、完善,达到更好的实践目的[6]。
2.科学性和通俗性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是自身科学性的体现。通俗性是指保持自身科学性的同时,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们利益需求和精神追求、通俗易懂,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3.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原则:主导性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维度(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发展特征)的引导、疏导;主体性是指主体和个体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们的自主、自觉、主动和创造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和推进的过程中,均作为主体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均应该具备自主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导性和主体性能够相互融合和补充,保证主导性的内容、意义、方法充分表达前提下,利用主体性对其补充,最大程度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显性教育使隐性教育的内容变得清晰;而隐性教育则对显性教育进行了补充。两者结合,利用隐性教育挖掘显性教育中的有效资源,并将显性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融进入隐性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开放的重要阶段,各种新兴社会思潮相互交汇。各种新兴社会思潮以自由、理想的口号欺骗大量群众,弱化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导致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发生动摇。该动摇一旦产生,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阻碍和严重破坏。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且秩序良好。但是由于各种新兴的社会思潮长期存在,相互冲击,使得人们精神世界遭受影响,拜金主义、个人极端主义、虚无主义等偏颇、消极的思想对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群体造成极大影响,使得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怀疑,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繁荣思想阻碍[8],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埋下多方面隐患。
在革命战争时代,中国人民之所以赢得革命、解放和自由的胜利,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的实际需要。在深化落实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各种新兴的社会思潮也在以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方式推进社会进步[9],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不同形态社会思潮的传播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追求平等,而非主流社会思潮用一些偏颇的理论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意识,不断地冲击和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使我国社会阶层在经济改革中出现了利益分化,贫富差距拉大,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怀疑。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就存在着实践性。为了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必须让马克思主义和人们的思想,和人们关心的问题以及语言更加接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际,确保人们认可、信任马克思主义并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对重点关注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进行完整的理性思考。针对人们思维的自发性和非系统性特点,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使人们对问题思维有系统、理性的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分析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被人们顺利地接受和内化,使人们从社会思想的角度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我们应以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和互动功能的大众传媒为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传媒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具有科学精神的高层次理论社会工具,大众传媒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绝不允许利用华丽、无用、暧昧的道听途说赢得眼球,造成对人民利益的侵害。因此,要提高媒体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制度,使大众传媒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避免因其他原因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有关部门要不断强化大众传媒责任,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宏观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娱乐性和艺术性。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大众传媒工作人员要与人民群众建立广泛而密切的关系,通过游戏、歌舞、体育、艺术等形式,运用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并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作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体验艺术或娱乐的过程中,有情感的触动、觉悟的提高、精神的满足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引导人们从社会思想的角度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心理影响作为一种辅助性引导,需要通过政策、教育等具体途径来实现。在教育方面,我们不采用通常的粉笔、黑板教育,而是采用图片、动画等相关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进而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互联网已成为当下主流传播媒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队伍建设,采用电子公告、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和网络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创新方式进行推进。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民意表达和传递网络机制,了解民心和民意,充分发挥该机制的“晴雨表”作用,双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成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与文本相结合的发散性思维表达方式。它用线来连接主题或理论概念,然后用连接词来表达主题或理论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描述,人们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使用思维导图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思维导图来表达晦涩难懂的理论概念体系,可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使不同文化阶层的人了解马克思的“义”的内容和意义,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导图如图2描述所示,思维导图利用引导、呈现、互动、归纳方式完成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理论概念的讲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进程。
图2 思维导图
鉴于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思潮的角度出发,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加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范围,帮助人民树立积极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人民群众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稳定,人民精神才能更加领导,才能更加富裕,为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文仅从社会思潮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今后,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