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某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①

2020-09-14 11:06吕长宽
矿冶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原矿收剂粒级

李 勇, 罗 星, 夏 瑜, 吕长宽, 覃 鹏

(1.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541004; 2.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研发中心赞比亚实验室,赞比亚 基特韦22592)

中非铜矿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沉积型铜-钴矿成矿带之一,它从刚果(金)的东南部延伸到赞比亚的北部,其在赞比亚境内延伸的部分称为赞比亚铜矿带,长约150 km,宽约50 km,主要分布在铜带省和西北省范围内[1-4]。 赞比亚某铜矿矿床类型为砂页岩型层控铜矿床,在浅部见到极其少量的氧化铜,主要以硫化铜为主,其中浅部以黄铜矿为主,100 m 以下以斑铜矿为主。

本文以该矿硫化矿为研究对象,对原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该矿及同类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矿石性质

矿石自然类型为片岩型硫化铜矿石。 铜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微量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赤铜矿、孔雀石,其他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黄铁矿。 脉石矿物以白云母、石英、黑云母为主,少量绿泥石,微量碳酸盐矿物、绿帘石、辉石、电气石、玉髓等。 黄铜矿、斑铜矿均为他形粒状,晶体内可包裹石英、云母、黄铁矿等矿物,也可沿解理缝不完全交代云母或产于石英晶面凹坑,可被褐铁矿、铜蓝、褐铁矿等交代;斑铜矿中常见叶片状、乳滴状固溶分离体,以黄铜矿为主,微量蓝辉铜矿、辉铜矿。 两种铜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相互交错穿插或呈脉状产出;以不规则粒状、尖角状、条带状、细脉状产出,粒径范围为0.000 1 ~5.0 mm,集中于0.05 ~2.0 mm。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铜物相分析及粒度筛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 和表3。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表2 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表3 原矿粒度筛析结果

由表1~3 可知:原矿中主要有益组分为Cu;原矿铜氧化率4.27%;原矿中12.70%的铜分布于-0.038 mm 粒级,29.09%的铜分布于-0.074 mm 粒级,70.91%的铜分布于+0.074 mm 粒级。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方案

浮选是硫化铜矿回收的最主要工艺[5-6]。 根据原矿性质,确定选矿工艺为浮选,原则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选矿原则流程

磨矿方式采用球磨,在磨矿时加入石灰作为调整剂;以松醇油为起泡剂。

2.2 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是选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磨矿的目的是使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解离,而目的矿物的解离是后续分选的前提。

按图1 所示流程,以异丙基黄药作捕收剂,用量80 g/t,以松醇油作起泡剂,用量40 g/t,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结果见图2。

图2 粗精矿指标与磨矿细度关系曲线

由图2 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由-74 μm 粒级含量60%逐步增加到70%,粗精矿铜回收率增加幅度较大;继续增加磨矿细度至-74 μm 粒级占80%,粗精矿铜回收率几乎不变;在试验磨矿细度变化区间内,粗精矿铜品位变化幅度不大。 由此可知,在磨矿细度-74 μm粒级占70%时,目的矿物解离已较完全,因此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74 μm 粒级占70%。

2.3 石灰用量试验

在磨矿细度-74 μm 粒级占70%条件下,以异丙基黄药作捕收剂,用量80 g/t,以松醇油作起泡剂,用量40 g/t,进行了调整剂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粗精矿指标与石灰用量关系曲线

由图3 可知,随着石灰用量增加,粗精矿铜品位快速降低,粗精矿铜回收率小幅度增加。 综合考虑粗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指标,确定粗选最佳石灰用量为500 g/t,此时矿浆pH 值为9.0。

2.4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黄铜矿最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黑药、硫氮等,在较宽的pH 值范围(4 ~12)内黄铜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6]。

在磨矿细度-74 μm 粒级占70%条件下,以石灰作调整剂,用量500 g/t,以松醇油作起泡剂,用量40 g/t,分别选用硫化铜矿常用的捕收剂异丙基黄药、丁基黄药以及丁基黄药+丁铵黑药(质量比1 ∶1)的混合用药3 种药剂进行捕收剂种类试验,用量均为80 g/t,结果见表4。

表4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由表4 可知,粗选最佳捕收剂为丁基黄药。

随即进行了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试验,结果见图4。

图4 粗精矿指标与捕收剂用量关系曲线

由图4 可知,随着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增加,粗精矿铜回收率变化不大,粗精矿品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又增大的变化趋势。 综合考虑粗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指标,确定粗选最佳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为60 g/t。

2.5 闭路试验

在粗选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精选和扫选次数及药剂用量试验,最终确定了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和一次扫选的开路流程。 根据开路流程试验结果进行了闭路流程试验,结果见表5,试验流程见图5。 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产率4.50%、铜品位33.86%、铜回收率97.37%。

表5 闭路试验结果

图5 闭路试验流程

3 结 论

1) 矿石自然类型为片岩型硫化铜矿石,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铜,含量1.57%,原矿铜氧化率为4.27%。铜矿物常见黄铜矿、斑铜矿,微量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赤铜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以白云母、石英、黑云母为主。

2) 原矿经一段球磨至-74 μm 粒级占70%,以石灰作调整剂,用量500 g/t,以丁基黄药作捕收剂,粗选+扫选用量60+30 g/t,以松醇油作起泡剂,粗选+扫选用量40+20 g/t,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及一次扫选,中矿返回粗选的闭路浮选工艺,可获得产率4.50%、铜品位33.86%、铜回收率97.37%的铜精矿。 试验通过较简单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

猜你喜欢
原矿收剂粒级
6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871.1万t 同比增长9.2%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胶磷矿选矿回水处理及应用研究
6.58亿吨
山地暗棕壤不同剖面深度的团聚体分布
不规则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阻力特性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某铜矿粗扫选泡沫流动特性研究
某铅银矿重选抛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