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要:“互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亮点,其内容和形式因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而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反思、多感悟,进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进入更高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互动;落实;师生;课改
分类号:G633.33
“互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亮点,其内容和形式因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而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反思、多感悟,进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进入更高的教学境界。
1.师生互动的条件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师生互动也是有条件的。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条件是互动的内因,教学环境、教师及其他因素是互动的外因。学生的动有他自身的决定因素,诸如动的欲望、动机、时机、状态等,这都源于学生学习的“当前状态”。比如在教学中,什么时候朗读,什么时候讨论,什么时候小结;动口、动脑、动手的结合,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学生的“当前状态”。而教师的动则重在引导——什么时候引导学生动手,什么时候引导学生动脑,教师一定要做的恰到好处,“该出手时才出手”,引导、促使学生去动,进而达到互动的目的。如果不顾学生的现状,一味地“引导”、提问,单凭外因去诱发“动”,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能的,有可能会导致许多“假问题”的出现。强行学生去动,那是很难奏效的。这就像一枚鸡蛋一样,它具有了变成小鸡的内因,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一定的时间的保证下它可以变成小鸡;可如果是一枚石头,它不具有变成小鸡的因素,无论外界条件有多充足,也是永远变不成小鸡的。
因而,互动的条件根本上取决于学生自身条件。
2.师生互动过程中应做到的几个“落实”
2.1互动的主体要落在学生身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探讨、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把互动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互动的主体。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学法指导上,无论是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应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引导学生动——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谈,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论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这都无形中为师生互动提供很好的条件和契机。
我在上《勇气》一课时,根据培养学生想象力这个目标,我先概括讲述了故事的前半部分,留下悬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后半部分,结果就有学生大胆构想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又让美国伞兵逃回那所红房子……
现在教师的教学更理性,重实效,更具创造性。也正是注重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才有了教师在《皇帝的新装》执教过程中,出现“20年后,你还会说真话吗”的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有了《散步》教学过程中,“在家庭里,要与家人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家庭事务中产生分歧时,要多照顾他人的感受。学生也有了互动的收获:望大处想想,你会想到哪些?”的拓展性思维,才有“爱的天平有时可能会倾斜,但责任的天平永不偏斜”的精彩结论;有了《最苦与最乐》教学中,“‘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或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的隽永启迪;有了《未选择的路》教学中,“选择要谨慎,但一旦做出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感悟……
鉴于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动口能说而动手不能写,有时不爱动脑的现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动态”,切实让学生始终处于“互动源于自动”的状态。
2.2互动的时间和空间一定要落实在学生的动上。
师生互动,关键是动。而动,尤其是学生动,应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做动的保证。比如语文教学,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让学生评价、小结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进而确保活动的空间——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如果失去了动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那么学生动只能是形式上的。譬如让学生朗读,有默读、放声读、细读、浏览等,都因读的形式不同,而给学生相应的时间段,如果急于让学生“完成任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完美”而忽略时间和空间的保障,那么互动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没有得到实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课改犹如一泓充满活力的源头活水,对于勇于创新的教师来说,是独具魅力而又有诱惑力,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很大程度上,课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创造空间。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一定要有所创造。譬如我在上《滑铁卢战役》一课时,我曾让学生设想:如果拿破仑在英军反攻时见到格鲁希,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格鲁希的举动,他会怎样?其中就有学生大胆直率地说出“混蛋!格鲁希。”的见解。真的,曾经有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雄才大略的拿破仑,曾率法军南征北战,令“整个欧洲颤动”的显赫一世的法兰西皇帝,就因格鲁希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敢越雷池半步”,使得“欧洲历史重新改写了”,拿破仑面对现状,很可能大骂“混蛋!格鲁希。”这种创造是学生在与文本、与作者、与生活对话的基础上得来的。还有在讨论小说《山米与白鹤》的主题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独到理解,大多数同学都围绕要学会“爱别人、爱生命、爱小动物、爱一切值得去爱的东西”去说,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生命诚可贵,奉献价更高。生命在该献出时还得献出,现在虽是和平年代,但当祖国需要我们献出生命时我们应当献出……”当时他还引用了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一刻我很惊讶,也很兴奋,我也很难推测学生当时的心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那种“生命该献出时还得献”的价值观取向,那种“当祖国需要的”情感态度正是新课标“三个纬度”的真实体现,也正是师生互动的效果啊!
有时,老师为了追求课堂“形式上的完美”,往往忽略学生动的时间,甚至视“没动”为“动”,到头来也只是自欺欺人。诸如让学生写片段,组织材料,搜集处理信息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那课堂只属于个别人,是与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教学思想相悖的,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2.3教師的动终究要落在学生的动上。
学生是互动的主体,是互动的内因。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转变角色,要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在课堂上落实师生互动,教师的引导、组织是诱发学生动的必不可少的外因。什么时间动?怎样动?动的空间有多大?教师心中要有数;让多少人动?动的程度有多大?教师心中要有数;动起来过程怎样?结果怎样?效果会怎样?教师心中也要有数。就拿朗读来说,指名读、默读、浏览、精读、略读等,都因时间和空间、参与的人数和程度不同而使活动的结果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预见性,要因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切实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达到课题中“牵一发动全身”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随意的手势,一句提示的语言,甚至一句幽默的调笑,都可能成为学生动起来的最好引导,而这些引导要自然、巧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的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动的欲望和兴趣,引发学生再次互动的契机,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链”。让语文课堂教学因互动而精彩,因精彩而更富有活力。
总之,师生互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目的是让师生在过程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其所谓收获在“过程与方法”中,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并重的目标。
参考文献:[1] 邢瑞霞.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