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 教学模式下角色转变和内容重构

2020-09-13 13:22:16
河南建材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樊 磊 鞠 杰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450042)

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实施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即:到2022 年的时候,将建设一万门国家级“金课”、一万门地方高校“金课”,让“金课”建设真正在大学里落地生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设领域BIM 技术的应用、建筑产业工业化推进发生着较大的变革,同样,职业教育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为此各部委、各省相继出台配套文件响应“职教20 条”。随着国家“双高建设计划”、河南省职教改革实施方案、“三教改革”、“混合式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政策、理论的出台,为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1]。

1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 线上教学以微视频为课程核心,按照课程进度计划对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完整呈现教学过程,同时有针对性地面向自己的班级,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通过组建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确定研究对象、建设优化课程标准等方法,建设精品在线课程。

《BIM 安装造价应用》课程同时在中国大学慕课及超星泛雅平台上线。

学生通过超星泛雅平台及我国大学慕课平台完成在线预习任务。线下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实现了课堂评价、三教改革、过程性评价及学情分析,实现了知识的深化、强化、内化。 线上线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实现混合式教学,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更多的主动性,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广度和深度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学习效果。但在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后,如何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学习,文章以《BIM 安装造价应用》课程为例, 探讨以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角色转变和内容重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按照授课进程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呈现的是完整的教学过程[2]。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线上、线下学习环境的混合,也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混合。

这种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2 课程重构及在线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

本课程在重构课程体系时主要采用工程实例教学和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建设工程意识、实际岗位能力及创新性。 主要通过混合式教学来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2.1 平台选择

《BIM 安装造价应用》混合式教学选择我国大学慕课及超星泛雅作为平台。 本课程学生在掌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科瑞计算器、EXCLE、 算王等软件开展手工算量的技能练习;运用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和广联达计价软件进行电算技能的培养。 比较适合具有设备识读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习。

2.2 内容重构

课程内容建设要依据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项目化、任务化地划分知识点、技能点,重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主线。

本课程在线上共设计有11 个教学项目、1 个综合实训和《安装工程造价基础》,涵盖了安装工程造价全部知识。

图1 教学主线

通过线上推送教学任务、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资源、课后拓展五个方面的学习要求,要求同学们完成课前预习,并参与课前测试。 结合线上学习完成情况,掌握学生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组建教学小组,确定线下教学任务。 在线下课堂,根据学生测评薄弱环节组织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借助于线上教学任务及测评结果,组织线下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需考虑不同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需求以及其他因素。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针对在校生要结合课程标准提供教学资源,以便实施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分组教学、探究式学习;对不在校的实习学生和社会人员,更需要提供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3]。

2.3 资源选择

1)在线课程资源选择要注重时效性及先进性。线上课程及课堂教学需要及时采用新标准、使用新技术,如 BIM、VR 技术等。 《BIM 安装造价应用》课程内容丰富,以录屏方式讲解算量及计价便于同学们反复学习相关知识点。 此外,还可以利用课前教学任务推送、教学课件、教学资源、课后拓展等资源形式对视频进行补充。 结合国家标准规范、定额和计价标准及实际施工图纸等资源,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施工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际安装工程的识图、算量、计价过程,充分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及实际动手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技能。

2)在线课程资源选择要因地制宜,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资源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因过于追求数量和种类而忽略其质量。 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作为线上学习的主要资源,更应该注重其质量。 在课件的制作及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课件过长、字数过多、视频模糊、时长过长,教师讲课语调、画面单一,与课堂讲课差距较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网课学习提不起兴趣。 在实际学习中,碎片化的学习颗粒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 在网络课程录制及学习PPT 的制作过程中,保证视频时长在5~10 min、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灵活多样的形式更容易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出镜、三维动画、实操录屏、实际工程实操等, 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精神饱满、语速适中、充满感情;授课PPT 宜减少大量文字表述,辅以图片及表格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接收新知识。

3)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任课教师应根据国家最新政策、标准、规范及行业动态、相关职业教育要求等更新资源库,并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及时修订、完善教学资源。

3 角色转变及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习的方式,此种模式下,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BIM 安装造价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及分小组教学模式,将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视频内容融汇贯通,有效帮助同学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前, 要求同学们完成在线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课中,进行小组汇报与讨论,小组与小组直接进行PK 与检查,此时,学生变成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教学交流、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4]。

4 过程性评价

依托教材实施混合式教学,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和学习通移动终端,在课前、课端、课中、课尾、课后各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线上学习设置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学习,课程教学中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活动。 每次课都形成《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

教学评价既有结果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依据《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动态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可追溯,过程考核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成果可视化[5]。

5 结论

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流程,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结构,按照认知规律将课程资源进行有序组织, 方便学习者完成知识构建,基于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学习者及第三方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积极探索、总结SPOC 教学规律,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