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杏
厦门大嶝台贸特色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361000)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的三大核心目标为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 这三个目标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于管理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往往只对质量和成本高度重视,忽视了工程进度管理,导致工程建设时常出现进度延误的现象。 工程进度延误不仅会使企业出现经济索赔问题,而且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所以相关企业必须重视对工程进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充分应用全过程动态控制理念,有效提升工程进度管理水平[1]。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影响工程进度管理的因素十分复杂,其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经验少、施工组织不合理、进度安排不得当、施工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没有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在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上不均衡等。 这些因素的出现对工程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工程出现了进度延误现象,引发了相关的经济索赔问题和质量问题[2]。
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管理人员主要通过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及技术措施等4 种方式进行进度管控。 组织措施是对人员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 从而使各项施工工序紧密衔接,有效地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 经济措施是通过采取奖惩机制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 合同措施是通过制订合同、完善合同的相关内容、借助法律效率来明确和管理工程项目的进度。 技术措施是在工程施工当中应用相关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要做到科学合理[3]。
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全过程动态控制可以有效增强对建筑工程进度的控制能力,提升进度管理水平。 全过程动态控制主要分为3 个阶段,分别是对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评审、进度控制的实施和动态评审、工程项目竣工后所进行的评价。 应将全过程动态控制的3 个阶段融入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周期中,从而更好地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的管控[4]。
编制进度计划主要是为了确保相关施工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编制类型可以分为总体进度计划、分布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性进度计划。 进度的实施计划是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从而使其可以更加详细,并列为年、季、月、周等相关的进度计划, 从而为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在对进度计划进行审核时,管理人员应该综合不同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施工总进度计划,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整体过程。 目前,多数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往往只重视工程造价和管理质量,而且工程造价和质量管理都具有相应的检测评审制度,但在进度管理当中却并未有相应的检测评审制度,导致企业对进度计划的忽视。 因此可以通过在进度管理中应用全过程动态控制理念来有效地建立进度计划评审,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进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时调整,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进度管理质量[5]。
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进度控制实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进度控制实施的关键在于将工程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明确和细化控制进度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并审查各个参建单位的具体施工进度,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的总体动态。 在跟踪和检查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时,应及时解决进度计划在实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人员上岗,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劳动力计划。 其次,要控制现场材料供应情况,材料的供应对工程整体施工进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只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而且充足供应,才不会因材料方面的问题导致工期出现延误。 再次,施工机械的配置是否齐全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程中的重点环节。 最后,环境气候和项目工程的组织方式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有一定影响,应引起重视。
进度动态评审主要是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发现进度计划和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偏差时,及时找到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纠正,从而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成。
工程竣工后的评价是指导后续工作开展的依据,应用该理念对工程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工程进度的控制情况。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进度控制的经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为日后工程进行进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对工程进度控制加以重视,并将工程进度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用全过程动态控制进行工程的进度管理,以工程的进度、 计划编制和竣工评审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有效控制工程进度的实施情况和具体的动态评审过程,并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相关的客观评价,从而为后续工程的进度管理提供指导,使企业自身的工程进度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