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玉
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15131)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项目组织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项目组织管理的重视度,认真分析项目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最切实可行的组织模式,才能在保障路桥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
亚当斯公平理论指出,在工作中人们一般不会关心自己薪水的绝对份额,而是会关心自己薪水的相对份额,即人们会与他人所得薪水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自己所得薪水是否合理。 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获得的薪水合理,那么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 在当前的路桥施工中,仍有不少路桥施工单位存在比较严重的“大锅饭”现象,绩效工资流于形式,整体工资拉不开差距,派系斗争、人情关系依旧极为普遍,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项目经理的专业能力,影响了路桥施工的效率。 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缺失造成的。
项目经理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如需要对技术部门提出具体的质量和进度要求,预算部门应依据技术部门的技术方案进行资金预算等。 在横向沟通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经常会因为专业差异或组织壁垒,使得信息沟通不畅或缺乏实效性;在纵向沟通过程中,上下级之间也会经常因为理解偏差、着重差异等,使得信息在沟通过程中遗漏或失真。
路桥施工不是一个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许多部门通力合作,构建一个庞大的团队体系。如果团队体系构建得好,不仅可以加快路桥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路桥施工质量。 反之,如果团队体系建设得不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不仅会延误工期,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可能会对路桥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路桥施工的质量,获得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路桥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团队体系建设。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会设置办公室、物资设备、工程技术、测量检测、合同预算及监控管理等部门,对路桥施工涉及到的安全、技术、资料、合同、后勤、质量、施工等方面进行管理。
由于路桥施工的线路通常较长,所以施工的环境会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使施工人员各尽所长,充分发挥自身技能,项目经理一般会将路桥施工分为不同的工区,有的工区负责道路修筑,有的负责隧道开凿,有的负责桥梁搭建等。 每个工区都需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公关,从而在提高路桥施工进度的同时,保障路桥施工的质量安全[1]。
对于施工跨度较大或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的施工项目,项目经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需求,匹配不同的施工模式,制订不同的施工方案,安排不同的施工人员。
如图1 所示,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建设单位要对除了施工部门以外的所有部门统一管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施工方案的制订、工程质量的监管、施工花费的预算等, 而具体的工区只负责施工问题。通俗来讲, 就是各工区都代表独立的施工单位,不需要负责施工以外的任务。 在这种模式下,原材料均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原材料的质量,而且有助于节约原材料采购的成本,及时发现路桥施工问题的源头[2]。 由于所有部门都是由建设单位统一管理,所以路桥建筑施工会更具整体性,不同部门之间会更具协调性。
图1 组织模式一图示
如图2 所示,与上一种组织模式不同,这种模式是以工区为主要组织形式,各个工区自己负责自己的造价预算、原材料采购、后勤保障等,而建设单位不需要亲自参与到施工当中,只需对各个工区进行协调管理。 这种组织模式可以大幅减少建设单位的工作量, 由于每个工区需要配备部门和机构,所以会增加工区内的施工复杂性,降低工区之间的施工协调性,使路桥建设施工的整体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工区的自主性会大大提高,各个工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 制订更加合理的施工计划,采购更加适合的原材料,选用更加契合的施工技术,这对于各工区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极为有利。
图2 组织模式二图示
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水平,会对路桥施工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路桥施工项目组织管理的重视度,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施工需求,采取与之最为匹配的组织模式,在保障路桥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