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秀
(苏州市吴江区精神康复医院,江苏 苏州 215200)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病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幻听、幻视等多方面精神障碍,基因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出现精神分裂症[1]。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应当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尤其应当注重患者的家庭环境。家庭可以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充足的情感以及物质资源,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本次研究通过慢性精神分离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对比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存在较为严重的关怀度功能障碍,而提供有效的家庭心理治疗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家庭各方面功能,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并在同时期选取6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9.47±4.13)岁,研究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9.82±3.94)岁。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家庭心理治疗和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到患者在遭遇危机或者苦难时,能从家庭内得到多少支持,能否顺利解决困难,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分配任务,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家庭成员应当学到怎么样的技巧,对患者表达支持,并引导患者的情绪,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当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升患者家庭成员患者的技能。(2)医院定期组织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专题讲座和培训,鼓励患者家庭成员积极参加以增强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护理支持。(3)将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家属,以便于在应急的情况下即使联系医护人员,此外提供给患者家庭成员心理咨询门诊。(4)叮嘱患者家属重视患者心理护理,要适当的照顾患者的情绪,避免对病人冷淡放任,也不能出现过分保护以及包办代替的情况,促使病人自我功能的发挥。(5)指导患者家庭成员与患者沟通的方式,要避开沟通过程中的误区,避免刺激到患者的情感以及神经,以增进家庭成员与患者的亲密度,提升患者的安全感。(6)鼓励家庭成员学习与患者相处时需要的技巧和发挥互动精神,要多表现出忍耐、关怀,照顾到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情绪波动[2]。(7)叮嘱家庭成员避免对患者产生批评、怨恨等情绪,以免让患者产生愧疚心理,加重病情。(8)家庭成员与患者要共同明确学习目的,用非指责的方式指导家庭成员学习,并对其产生的学习效果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创设一个互相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
使用家庭关怀度量表得分来反应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情感度以及亲密度等。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家庭关怀度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家庭关怀度量表得分比较(±s)
表1 两组人群家庭关怀度量表得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适应度 合作度 情感度 亲密度研究组 60 7.43±2.45 7.51±2.27 7.82±2.07 8.03±1.75对照组 60 9.11±0.62 9.01±0.48 9.12±0.71 9.22±0.54 t - 5.1492 5.0077 4.6015 5.033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家庭内部表现出较低的关怀度,与正常家庭相比较在家庭适应、合作支持以及亲密度等方面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3]。低适应度表现为慢性精神分裂正患者家庭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缺乏有效的资源和手段;而低合作度表明家庭内部不能有效的分担责任,家庭成员在身心发展方面很难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低情感度表现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压抑情感,无法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且对其他成员情感波动察觉度低,成员之间缺乏关爱,导致互相关系僵化;低亲密度表明家庭成员在资源共享程度上表现出极端化,要么界限不清,要么过于疏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情感度以及亲密度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与普通家庭在关怀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样的家庭环境不利于患者康复。综上所述,想要帮助患者康复,预防病情复发,就需要提升家庭关怀度,改善患者家庭情感环境。这是医护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对患者家庭关怀度有了有效评价后,需要对关怀度较低的家庭进行有效指导,以此来改善家庭氛围,为患者康复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