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2 14:20大岩里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大岩里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任务型驱动”教学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这种教学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基本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型教学;创新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着较多适合学生实际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巧妙地设计出相应的任务,从而将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学习具体的信息技术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探索,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借助小组合作策略,有效解决信息技术任务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最为核心的就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小组的成员是多层次的,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成绩之分,也没有学习能力之分,是为了共同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而进行的互动性学习。将小组人员分配完成之后,我提供相应的材料和问题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等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中等生能够从中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学困生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提高。小组内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能够进行充分的互补,从而培养起较好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大程度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小组间也在进行着充分的竞争,从而可以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好地培养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

比如,在对用《奇奕画王》画画这部分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用一张纸片进行画画,学生很容易掌握和操作,但是采用软件进行画画,学生就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教师就要针对画画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软件和使用软件。这样才能画出相应的作品。活动课《夕阳下的稻草人》的画画,教师对具体的步骤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选择画笔工具中的铅笔工具,前景色和笔头。将一个图层建立起来,勾勒出稻草人和麦田的大概形状以及相应的小鸟等动物形状。学生看着书本上的操作步骤,自主进行操作,借助小组合作力量,对任务进行充分的了解,团结协作进行充分的任务安排。从而将一幅优美的绘画作品创作出来。只有通过学生不断的自主探究,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一,小组内进行任务分工,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第二,小组内的同学用软件将相应的画面画出来。第三,设计出相应的台词。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让小组轮流上台表演,主要针对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然后对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所得分数计入小组的总分,同时将总分平均分配到各个同学身上。当表演结束之后,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得分。对于冠军、亚军和季军进行相应的奖励。当我布置了这个任务之后,小组内的同学们就积极参与到自己小组的工作中来,出谋划策,争取让自己小组能够获得最好的成绩。通过这样的准备之后,选择口语表达较好,情感充沛的同学代表小组同学登台表演。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有着较好的表演,同时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并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团队精神,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对具体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创新性使用。

二、知识任务扩展延伸,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因为小学学生年纪较小,思想单纯可爱、天真活波,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没有较多的生活和学习阅历,但是他们的上进心是非常强的,总是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在具体的任务中,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思维,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比如,在对《设计电子小报》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充分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电子小报设计出来。就要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知道常见的电子小报是哪些?构成电子小报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在进行电子小报制作的时候,具体是设计过程如何?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之后,才能围绕具体的主题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确定。同时才能对作品中的标题进行相应的确定,从而可以较好的进行后续设计工作。学生围绕具体的主题和版面内容,对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具体素材进行充分的收集和选择,并且进行针对性修改。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将小报的版面有效设计出来,并且将相应的版面草图绘制出来。在相应的设计过程中对他人的知识产权进行充分的尊重。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具体的教学目的之后,才能有效完成小报的制作。

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在不同的节日制作一些礼物,而当前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被改变。比如在清明的时候,很多人都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悼念扫墓活动。这种方式显得比较环保,同时也能起到对祖先祭奠的意义。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奇奕画王》的相关技术,将具体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在用《奇奕画王》画画的教学过程中,

活动课《夕阳下的稻草人》的画画,教师对具体的步骤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选择画笔工具中的铅笔工具,前景色和笔头。将一个图层建立起来,勾勒出稻草人和麦田的大概形状以及相应的小鸟等动物形状。学生看着书本上的操作步骤,自主进行操作。从而将一幅优美的绘画作品创作出来。只有通过学生不断的自主探究,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学生为主體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传授之后,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逐步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能,就要大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查找生活中涉及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场景,将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从中可以看出,每位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位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经历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充分理解每位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施教。而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追求的是标准化和统一化,从而对学生个体在能力、情感、智力和体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忽略,导致教学过程盲目性,不利于学生全面接受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较好的生活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相应的任务,以此有效驱动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鑫国;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年第9期;

[2]王伟;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活动课的有效性[J];中国科技投资;2018年第4期;

[3]吴云高;论小学信息课程探究中的学习模式[J];科学教育;2019年第5期;

[4]吴桂萍;论中学信息技术探究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8期。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