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刍议

2020-09-12 14:05程海滨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的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多文本的“阅读场”来促使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等。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只是梳理文本内容,背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拟以因象得意、循序探味、依言寻致为阅读策略,引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体味“发现的惊喜”,同时完成“以一通百”的既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群文阅读;因象得意;循序探味;依言寻致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从这个概念当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阅读内容是同一议题的多个文本;阅读方法是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思考维度是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自觉地消解了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偏离概念中的思维维度,使得群文阅读落入“浅表阅读”的窠臼。举例来说,有的教师以“登高”意象为话题选择了9首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此过程中设置了如下问题:“ 指出以上诗文中‘登高的含义;分析诗文中‘登高意象的类型;阅读杜甫的《登高》及相关材料,结合‘登高意象含义探究杜甫‘登高时的情怀。”设计者设计的这几个问题分别关注的是“写了什么意”“用了哪些意象”“抒了什么情”。这样的解读更多的是注目于解读结果,至于“从哪里读出来的”“使用的这些意象缘何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等通向结论的理性分析则没有涉及。这种立足于“浅表阅读”的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将9首古诗词的内容梳理了一遍,至于阅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则依旧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这背离了群文教学的目标。鉴于此,笔者尝试带领学生聚焦三个点,使学生将其在文学鉴赏中捕获的感性的、零散的印象通过一种逻辑的整合上升到一定的学理高度,并有层次地表达出来。

一、因象得意:古诗词群文分析的中介点

“象”和“意”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元素,象为意存,意从象出,诗歌意蕴的表达总是要依赖意象这一中介,所以“因象得意”是分析诗歌意蕴的基本方法之一。

反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会发现,一些教师只知道概括诗歌中的意象和意蕴,对于诗歌中所选用的意象是怎样表达意蕴的则很少分析。

李白在《清平调·其一》中写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教师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探寻“花”和“云”这两个意象使用的妙处。李白以花的色粉质嫩来状贵妃之肤色,以花受春风露华润泽比喻贵妃深受皇帝的宠信,以云的色白质逸来摹贵妃“清水芙蓉”的素雅和飘逸的体态,同时花的粉红又和云的洁白形成了色彩上的映衬,使整首诗因为超越了单一的色调而显得丰富灵动。不仅如此,“花”这一意象在结构上也和下文的“春风拂槛露华浓”形成了一种勾带呼应的关系。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以梨花来比贵妃皮肤的色泽,梨花蕊心粉红,花瓣粉白,淡淡的红晕浸润在粉白的底色之上。白居易用梨花来摹写贵妃的肤色白中带粉,肤质柔嫩,而“春带雨”的梨花,為读者描摹出贵妃泫然欲泣、惹人怜爱之态。梨花不是一树、一片,而是一枝,这就让贵妃茕茕孑立、孤独寂寞之美人意态跃然纸上。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窥探到贵妃内心交织着最深挚的爱和最难忍的痛。其次,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上联的“玉容”“寂寞”“泪阑干”和下联的“梨花”“一枝”“春带雨”前呼后应,环环相扣,影像互补,相得益彰。

“因象得意”是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中介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打通诗歌中“象”和“意”之间连接的通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欣赏玩味中体验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审美愉悦。

二、循序探味:古诗词群文分析的观照点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篇幅是短小的,字数是有限的,因此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结构上相应地探索出了许多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对比循环、卒章显志等。上述诗歌的结构形式,笔者此处不再赘述,文中只重点谈谈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词的过片艺术和文本意脉上的语断而意接。笔者选取了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和李商隐的《锦瑟》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引领学生分析诗词结构上的意脉是如何连接的。

过片,又称为过变。一首词分两段或三段,每段叫做一阕或一片,下一段的开头叫做过片。过片具有连结上下阙的作用。 写好过片,是作词的关键。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的上片描写了金兵铁蹄践踏下的扬州荒败、凄凉的景象,这只是基于作者的视觉观察、听觉感受之上的叙述,而过片“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表面看起来和上片没有联系,但实际上杜牧所生活的唐朝,扬州“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一派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只是如今繁华的扬州城随着敌人的侵略变成了一座“空城”,即便是杜牧也会“重到须惊”。作者在过片中以杜牧的视角为观察视角,运用对比和时空叠合交错的手法,使悲慨之情显得更加浓郁。这首词的过片将上片纯感性的描写引入到下片理性的分析,丝丝入扣、不露痕迹。

诗词意脉上的语断而意接是指省略了意象与意象、意象群与意象群之间的连接词,在语言表现形态上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唯有作家的情感贯穿于其中,形成文本的“内在结构”。

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语断而意接现象在古诗词中表现得非常普遍。如《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共有6个意象,不仅上下句之间意象并列,而且每句的3个意象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两句诗都使用了典故,前句用了《搜神记》中南海鲛人的典故,后句中“蓝田”,山名,出美玉,又名玉山,而西王母所住的地方也叫玉山。“生烟”用了《搜神记》中的典故,韩重向吴王小女紫玉求婚不成,紫玉气结而死。韩重游学归来,拜谒其墓,紫玉飘然而出,留韩重三日三夜,并赠重明珠。后来,紫玉鬼魂归至家中,“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如此这两句诗可以解释为:爱人溺于“南海”,明月之夜,主人公如鲛人珠泪满面;回忆当年美好爱情,如日般温暖,如今则如紫玉,化作一缕青烟。紫玉赠珠与鲛人泣珠构成情节上的联系。可见,6个意象虽语断而意义却衔接紧密。

循着古诗词的结构去探寻文本中潜隐着的韵味是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一个观照点。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时,不能只是简单地使用诸如“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等名词来给文本贴标签,而是要深入文本,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依言寻致:古诗词群文分析的深入点

说起诗歌的语言,其涉及的内容很庞杂,其中炼字是古代诗家词人在创造意境时特别注重的,相对而言,后代大家对诗词中的实词分析地较多,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挑选一系列使用了虚词的古典诗词组成一个丰富的“阅读场”,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情致,以达到“以一通百”的教学效果。

1. 数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为历代文人所颂赞的佳句。但人们在解析这句诗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强调句中比喻的灵妙,而忽视了“一”“千”“万”这些数词的妙用。在这句诗中,“一”是强调时间的短暂,而“千”“万”则强调数量之多,“一”与“千”“万”形成对比。时间越是迅捷,就越能突出边地气候的多变和严寒。同时,有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之间的强烈对比也使得读者片刻之间就捕捉到了冷峻严寒的边地全貌,而春风、梨花这些富于温情的景物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对苦寒之地竟然会绽放梨花的惊奇,也突显了盛唐诗人虽有悲情却并不悲观的昂扬壮志。

2. 副词

在杜甫的《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中,副词“共”与“同”用得好。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57岁。“片云”“孤月”,暗喻诗人自己茕茕孑立,坠入到暮年的颓唐之中,他没有可以共语的对象,所以只能独自吞咽下苦涩的泪,白昼无聊地看片云,地上的人有情,天上的云却无意,人与天距离的遥远无疑也阻隔了作者欲诉内心波荡的通道。这种理想幻灭、老大无为的哀恸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夜晚。夜对孤月,一个“同”字勾勒出作者终宵独坐,与月共孤的形象,令读者读后咽哽牢结于喉间,不能自已。然而即使年老体衰,时日无多,杜甫在诗中还是选用了境界开阔的意象,这说明作者还存有期待,期待自己拥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的风云人生。读此诗,我们能触摸到一个虎视四海的杜甫,他身世苍凉而并不颓废,虽处境悲苦,但并不悲观。

3.助词

在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助词“了”用得好。作者用秋天刚红了的樱桃、转眼间春天的芭蕉又绿了形象地说明光阴易逝的人生哲理。“了”字表示动作的完成,两个不同时间成熟的水果,分别用“了”字连接,形象地展现出樱桃之红与芭蕉之绿间隔的时间之短。另一方面,四言的句式包含两个节奏组,每个节奏组又各由两个字构成,节奏急促,回环往复,这样的节奏使得鉴赏者在吟诵时自然产生一种时间短促的心理感受。

纵观上文所总结的古诗词群文分析应聚焦的三个点,我们可以说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核心在于阅读方法的习得生成,“课文里有什么”只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教师还要引領其掌握成熟阅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使用的思考策略。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向推升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文本细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19053)】

作者简介:程海滨(1971—),女,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指向提升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
连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密钥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