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能力导向下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研究

2020-09-10 04:37胡晓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学前教育

胡晓勤

摘 要: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儿歌弹唱绝非单纯的“自弹自唱”,而是要基于幼儿教育职业岗位,实现与幼儿之间多向交流与互动需要。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儿歌弹唱教学现状的调研,梳理当前弹唱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基于岗位能力导向改进儿歌弹唱教学的建议,明确儿歌弹唱教学目标,把握儿歌弹唱教学要领,注重儿歌弹唱学案设计与评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歌弹唱;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J6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17-02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岗位能力导向目标,重构儿歌弹唱教学模式,将声乐、视唱、钢琴等诸多学科知识融入儿歌弹唱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加扎实的弹唱基本功,提高岗位竞争力。弹唱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核心素能,也是最受幼儿欢迎的课程之一。要发挥儿歌弹唱教学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儿歌弹唱教学课程改革,贴近幼教岗位职业特色,锻炼学生的弹唱技能,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现状的调研及存在问题

1.儿歌弹唱教学调研内容

儿歌弹唱教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要课程之一,为了获取更为真实、准确的教学现状,特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深入调研。在“儿歌弹唱教学采用曲目种类”中,教材练习曲约占46%,其他儿歌曲约占54%,而民族歌曲、通俗歌曲未涉及,反映出日常儿歌弹唱训练仍以教材及儿童歌曲为主。在“乐理知识”教学中,23%的教师会结合儿歌曲目展开和弦、伴奏音型知识的讲解,70%的教师会以教材练习曲为主,适当融入乐理知识,7%的教师会融入一些中外钢琴曲进行乐理渗透。在“儿歌弹唱与奥尔夫律动、音乐游戏融合教学”中,所有教师都关注儿歌弹唱与其他音乐游戏、律动的融合,来强调音乐活动的多彩性。在“儿歌弹唱教法”调研中,“范奏讲解法”占到100%,也有教师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选择音乐游戏来诱导启发教学。在“校外实训弹唱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调查中,有92%的学生表示“精力全部用在弹唱,无暇顾及幼儿”、有50%的学生表示“伴奏音型与和弦贫乏”、有30%的学生表示“弹与唱不协调”、有12%的学生表示“唱音被弹奏音掩盖”。在对“改进弹唱教学的措施”调查中,有30%的学生建议将弹唱教学与奥尔夫教学法相融合,让弹唱教学更加生动;有48%的学生认为弹唱教学应与音乐游戏相结合,提升课程吸引力;有42%的学生认为应在儿童弹唱教学中增加乐理、视唱等基础知识;有34%的学生认为应该改进弹唱教学方法,融入分组、合作教学。

2.儿歌弹唱教学突出问题

梳理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现状,其问题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弹唱教学与音乐教法课程相脱离。很多院校普遍存在儿歌弹唱教学脱离音乐课程的现象,一些教师将“自弹自唱”作为弹唱教学重点,忽视对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弹奏等方面的融入,显然影响了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尽管在一些院校细化了儿歌弹唱教学目标,但却忽视幼师的岗位需求与职业特点,使得儿歌弹唱教学盲目性、缺少科学性,学生顾此失彼,难以发挥儿歌弹唱教学对幼儿音乐启蒙的教育作用,陷入生搬硬套、自娱自乐窠臼。二是弹唱课程与幼儿园岗位技能衔接不畅。从儿歌弹唱教学目标来看,应该让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幼教岗位音乐教学需求,很多院校在弹唱教学中实用性不强,与幼儿教育岗位技能脱节,导致学生无法兼顾儿歌弹唱与音乐教育需求。学生在校期间,以钢琴考级练习曲、其他乐曲为主,这些练习曲与真正的幼教岗位还存在差距。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儿歌弹唱的基本知识,但在曲目上涉及幼儿教材的儿歌比重偏少。三是儿歌弹唱教法单一。在儿歌弹唱教法上,教师的教学重点偏向演奏、唱法的指导练习,虽也融入一些幼儿教材儿歌曲目,但对学生而言,无法更好地提升弹唱教学能力。如如何营造音乐教学氛围,如何展开音乐知识渗透,如何优化音乐教法模式等等显得薄弱。教法单一,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以传统灌输式教法为主,缺少教法创新。如多以弹唱知识讲解、弹奏演唱、自主练习、教师指导等流程,虽融入教学目标,但课堂生动性不强,教法不灵活,课程衔接生硬。另一方面,教师多延续对传统儿歌教材的教学,未能兼顾当前幼儿园实际,在弹唱教学上缺失针对性。学生对儿歌弹唱缺失兴趣,被动训练丧失了儿歌弹唱的教学魅力。

二、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重构儿歌弹唱教学体系

从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教学能力上,立足幼儿音乐教育岗位,确保课程开展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发挥弹唱专长。因此,确立岗位能力导向,要让学生在幼教岗位上发挥儿歌弹唱教学优势,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强调岗位能力导向,促进弹唱教学与音乐教法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兒歌弹唱课程教学,要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岗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拓展,优化儿歌弹唱教法训练。一是情境教学法。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儿歌弹唱需要,搭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营造活跃、快乐、趣味的教学氛围,便于激发幼儿参与到弹唱教学实践中;二是目标导向法。教师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细化设计,关注学生岗位技能与弹唱教学的衔接,激发学生对儿歌弹唱课程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学任务的达成;三是循环训练法。针对学前专业学生弹唱能力训练,教师要把握儿歌弹唱训练重点、难点,能够结合演唱、弹奏、即兴伴奏等内容,展开循环往复训练指导,让学生在弹唱训练中发现共性问题,共同商讨并解决,化解弹唱教学难题。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儿歌弹唱教学中融入一些综合性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儿歌弹唱竞赛活动、儿歌编配竞赛、儿歌创作大赛等让学生能够从参与中拓展专业视野。另外,建议在原有儿歌弹唱教材体系上,增加幼儿园专业教学法等选修课程,注重学生对幼儿情感、幼儿品德、幼儿音乐技能、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为未来胜任幼教岗位奠定专业基础。

2.体悟幼儿园职业岗位技能,实现儿歌弹唱教学与幼教岗位职业需求对接

儿歌弹唱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技能的训练,更要对接幼师职业岗位,让学生从儿歌弹唱中,去体会幼儿的身心情感,去把握幼儿的学习认知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控儿歌弹唱时的状态,关注和洞察幼儿的内心情感诉求,为幼儿搭建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因此,在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教学中,要渗透儿歌心理课程知识,建议通过引入“微课程”教学,制作与儿歌心理发展相关的小视频,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观看中了解幼儿的心理世界,去把握儿歌弹唱教学时与幼儿情感、态度、喜好的结合。同时,教师要重视示范弹唱教学,夯实学生的弹唱基本功。教师要结合儿歌曲目及特点,联系幼儿教育岗位实际,重新梳理儿歌弹唱示范教学要点,让学生能够体会儿歌的内在情感,增强儿歌弹唱教学的吸引力。另外,学前教育专业要多与儿童展开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要优化原有实习课程计划,建议从学前教育一年级,就开展校外实训,带领学生到周边幼儿园展开义教,让学生多方面感知幼儿园教学场景,体会儿歌弹唱教学时与幼儿展开互动、沟通、交流的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多引入儿歌曲目进行弹唱指导,提高学生对儿歌弹唱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走近幼教岗位,结合幼儿园教材筛选相关的儿歌曲目,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弹唱,突出对儿歌弹唱的综合演练。

3.完善儿歌弹唱教学要领,让学生掌握多种儿歌弹唱教法

教師还要拓展学生的弹唱视野,融入通俗唱法、模拟童声唱法、加强简谱视唱练耳训练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另外,在弹唱教法情境创设上,要搭建幼儿园工作环境,让学生扮演幼儿园教师、幼儿角色,精心编排儿歌弹唱课程设计。如将儿歌弹唱与幼儿舞蹈、语言等课程相融合,提升音乐弹唱教学的趣味,锻炼学生的弹唱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从模拟教学环境中发展实用性弹唱技能,便于学生将儿歌弹唱教学与幼儿园职业岗位统合起来。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要更好地服务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师在强调学生儿歌弹唱理论、技巧学习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能够联系幼儿园音乐教学步骤,优化儿歌弹唱教学的要领,让学生能够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流程,提升儿歌弹唱教学质量。

三、结语

儿歌弹唱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学的实践性、适用性、多样性特征,弹唱能力也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必备素养。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调研,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导向的弹唱教学改革建议。在课程改革、教法创新中,要关注岗位能力需求,引领学生感悟幼儿情感,熟悉幼儿园职业岗位技能,依托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步骤来重构教学方案,突出教学要领,让学生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岗位。同时,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协作学习,积极搭建合作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协作互助。

参考文献:

[1]张宏.弹唱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罗颖馨.高职院校幼儿歌曲弹唱课程的教改实践[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3).

[3]柯文平.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集体课教学[J].艺术教育,2018(7).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学前教育
基于建筑设备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教学探索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