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凤仙
摘要:幼儿园《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集体舞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它不仅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意识以及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以及相应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集体舞;音乐;动作;队形
大班的幼儿注意力集中、动作的协调性强,已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的审美经验,体现出自主的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乐意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和教师在舞蹈认识方面的局限,还有随着集体舞学习的深入,幼儿无法自主掌握好集体舞中的队形,所以当前大班集体舞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班幼儿集体舞存在问题
(一)舞蹈题材单一,没有感染力
由于教师对集体舞教学的理解不够,因此在集体舞题材的选择上往往很单调。所选择的内容多是动物模仿操和歌表演,对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丰富内容的民间舞蹈和反映一定文化背景的情景舞蹈却很少涉及。同时没有足够的创新意义。
(二)教学方法枯燥,效果不明显
每当舞蹈教学活动结束,我们常会听到老师们说:“累死了,这帮孩子笨死了,我不管怎么教,他们就是学不会。”也有的老师忙得满头大汗,又是跳又是管,孩子却四散跑,不认真学。究其原因,在集体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组织不得当,孩子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老师不愿教、孩子不爱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局面。
(三)队形变换频繁,难以掌握
在集体舞中,每一种队形都会有好几种的方向变化。孩子们在活动时会出现无法正确辨别的情况,总会零零落落互相碰撞在一起。有时完成了一个队形就不知下一个队形该怎么做了,这样反复的停顿,使孩子产生了消极心理,不愿再参与活动。
二、大班幼儿集体舞教学策略
在集体舞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指导策略使幼儿有兴趣地、积极主动地进行集体舞。
(一)选择多元的题材,使集体舞元素广泛。
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可以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选取相对大班幼儿感兴趣的,积极健康、活泼欢快的素材作为教授内容。
1.从幼儿的生活事件中取材
幼儿集体舞教学的内容可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借助幼儿原有知识经验来选择,从生活中寻找设计幼儿集体舞的素材。如一开始可选择简单易学的《找朋友》《问候舞》《企鹅和章鱼》等与幼儿生活、游戏、童话有关的作品。
2.从幼儿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取材
动画片是最贴近幼儿的一种故事形式,会给大班幼儿带来巨大的欢乐。吸引幼儿的卡通动画形象和富有变化的情节,可以作为幼儿集体舞的元素,经提炼加工设计成有主题的、具有活泼可爱特点的集体舞教学活动。
歌谣是为幼儿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歌谣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表现力,可作为集体舞的元素内容。
古诗词能诵读、吟唱、丰富多彩。可选用适合大班幼儿的古诗词,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诗意,在集体舞中收获古诗与舞蹈的双层体验学习。
3.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取材
民族舞内容丰富,教师可针对大班幼儿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选用,具体包含了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元素内容。
4.从“流行” 内容中取材
“流行”元素内容的选材可选择范畴非常宽泛,包含爵士、街舞、拉丁、踢踏、韵律操等不同风格的流行舞中的简单动作。可以这些简单动作为素材,经过教师对其进行“儿童化”的设计,形成具有特色的大班集体舞。
(二)有效指导,使集体舞快乐摇摆
教师要在幼儿乐意舞蹈的基础上,传授给他们一些跳舞的技能、掌握舞蹈队形变换的技巧,使其掌握多种队形变换方法,并合理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开启他们的感觉通道,激发集体舞蹈的兴趣。
1.舞之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
音乐和集体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和喜爱是幼儿集体舞教学的重要环节。
(1)蕴含歌词的歌曲
集体舞大多是以歌曲来伴奏,是一种集体娱乐的形式,因此,选择的歌曲应节奏欢快,情绪高昂,旋律优美,富有动感,歌词通俗简洁,易于上口,以便幼儿记忆,歌曲篇幅短小,一般限于32—48节。
(2)节奏鲜明的纯音乐
集体舞中纯音乐的选择要注意旋律结构方整、长短适中、节奏鲜明、生动活泼。教师要依据舞蹈情节筛选或剪辑制作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剪辑音乐时最好加上前奏、间奏和尾奏,便于幼儿交换舞伴、变换队形等。选择的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具有童真童趣,能把幼儿带入特定的情绪和意境之中,使表达的情感既简单又富有艺术性。
2.舞之魂——简单易学的动作
集體舞动作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般生活动作、律动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教师在编排动作时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的难度,一般来讲,动作应该是简单的、重复的。可以按照 “上肢动作——下肢原地动作——无队形变换原地动作——有队形变换动作”;可以遵循: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规律;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在教学中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实施,可以确保每个环节所出示的新动作都在幼儿动作能力范围内。
3.舞之恋——优化的教学策略
(1)舞具的运用
舞具包括标记、道具,舞具的使用便于幼儿辨别动作的方位,变换自己的站位,帮助幼儿在舞伴交换中辨别队形线路,还可以增强舞蹈的气氛,提高幼儿的兴趣,使舞蹈更具美感。幼儿园集体舞蹈常用的舞蹈标记有:手腕花、手腕花、白手套、丝带、小铃铛、扇子等。
(2)舞谱的运用
舞谱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知队形,帮助幼儿快速记住动作、队形。
集体舞以“舞谱”、“舞画”或者“舞图”为手段,营造师幼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3)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将抽象的音乐通过画面、图片一系列处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形象的、直观的形象,使原来许多抽象的、难于理解的舞蹈动作、队形、表情等变得生动有趣,教学难点也自然攻克,让幼儿变得想学、爱学,对这一集体舞产生浓厚的兴趣。
(4)游戏情景的运用
幼儿集体舞的终极目标在于愉悦的审美享受,最基本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运用“游戏情景”的方式。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游戏情景是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完成舞蹈流程最有效的方式。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可将选择的内容经过改编、加工,变成有情节、有趣味、幼儿能理解的游戏情景,以便吸引幼儿学习。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大班幼儿集体舞,并且在组织集体舞教学活动时有效地把握教学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意识和行为,才能使幼儿不再觉得集体舞教学是枯燥乏味的,能有兴趣地、积极主动地快乐舞蹈,培养大班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梁静雯《幼儿趣味舞蹈创编实用教程》
[2] 陈晓芳《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