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与“弛禁”

2020-09-10 07:22林坤
高考·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摘 要:在新一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课程改革之下,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逐渐的由知识、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更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以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课堂讨论为例,探讨不同类型的讨论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式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好的教学法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不但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所有的教学理念无不指向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事實上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使用这样的理念。本文以《鸦片战争》的讨论片段为例,探寻“学生为中心”的谈论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谈论方式的选择

1、话题分解后再向他人讲解的谈论方式。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个问题都能集体讨论,当围绕讨论的问题分割成一个个子问题,分组讨论再汇总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对问题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吸收他人的理解成果。其优点是:促进合作加强团队和谐。利于对学习的控制。利于传授专业知识。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传授。注意事项是:分组讨论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耗时过多。

2、是把能想到的一切想法速写下来的讨论方式

高中生在讨论问题时,由于年龄特点,不可能像小学生和初中生一样踊跃回答,但他们的思维也更为理性化和逻辑化。通过把他人或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即可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也利于对讨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体系,更可以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其优点是:先写后说,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后,会思考的更清晰,表达的更明确。一些参与者认为,如果先将想法写下来,会让讨论更深刻。注意事项:在最后归纳时尽量减少重复的观点,集思广益突出主要观点。

3、争议性议题小组辩论法。

历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不同的史料获取、不同的史观、不同的时空背景等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教材中所展现的唯一标准答案事实上限制了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两种相反观点的辩论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摆脱陈旧的观点。理解不同立场的思考角度甚至容纳不同观点的存在。其优点是:辩论是各抒己见,营造轻松的环境,利于成员组不同观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于学生意识到通常忽略的观点。注意事项:教师要有足够的威信和掌控力,要对学生的观点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引导和推动讨论的进行。

我选择的这三种讨论方式是根据课堂的需求相互融合,交替出现以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

二、教学设计——关于在鸦片战争中是否应该取缔鸦片的讨论

1838年9月,林则徐在对道光皇帝的奏议中严正提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此语道破了鸦片走私贸易和流毒泛滥的严重危害,彰显了清末禁毒论战中严禁派的鲜明态度。36年后的1874年2月,经历流放、重回政坛的林则徐却一改严禁鸦片的立场,赞同内地种植、生产鸦片以抵制洋烟的涌入,俨然转入弛禁派的阵营。他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是什么原因使林则徐由严禁派转向了驰禁派呢?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之中,对于是否严禁鸦片有“严禁派”和“驰禁派”的论战,但最终毫无悬念的给予“严禁派”肯定,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也镌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林则徐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学生的认识全部来自于书本知识,并且深信不疑。但对于林则徐在仕途的后期则俨然以“弛禁派”自居则一无所知,以这样一种超出学生认识常识的方式开头,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引发了探究的热情。接下来我就要求学生拿出课前要求预习的材料。

材料一:

严禁派的治理模式

第一,封关绝市以断绝与外国的贸易往来。第二,严查海口以堵塞鸦片从海口输入。

第三,严惩兴贩,以实现拔本塞源。第四,重治吸毒者,与对走私、贩卖行为的评价不同,严禁派对吸食鸦片行为持相对宽容的态度,反对死刑适用。

弛禁派的治理模式

第一,以内地种植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进口。以实现“进口替代”;第二,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以药材的名义对进口鸦片征税;第三,通过以货易货减少白银外流。主张以茶叶和生丝等原料交换鸦片;第四,明确限定鸦片吸食对象,禁官不禁民

设问1、“严禁派”和“弛禁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禁止鸦片,通过材料的对比,双方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在全国禁烟大讨论伊始,道光皇帝为了维护封建帝国的统治,决定采纳严禁派主张,内外臣工“无一人议及弛禁者”。这场禁烟运动曾一度轰轰烈烈,出现了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伟大壮举,并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赞扬。但是由于最高统治者首鼠两端,加之昧于国际公法,最终使禁烟运动归于失败。清政府早在雍正七年(1729年)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18世纪末期到1838年的短短四十年里,走私到中国的鸦片数量增长了近10倍,白银外流最高可达国家年度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国吸食鸦片者约有400万人。

——靳澜涛《晚清禁毒法制的观点博弈与现代变奏———从“严禁”与“弛禁”之争说起》

设问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的内容你对严禁鸦片政策有何看法?

材料三:“如果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来分析,缓禁的主张不是全无道理,恰恰相反,中外禁烟的历史证明,渐进的禁烟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弛禁政策使鸦片的价格伴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迅速下滑,为更多的人吸食鸦片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导致吸毒人数激增,从宏观上造成了人民健康和国家利益更大程度的受损,无异于饮鸩止渴。到20世纪初期,中国生产的鸦片已达2.2万多吨,超过了1898年世界非法产量的四倍。吸食鸦片的中国人约1500万人,消耗量占全球的95%。因此,1906年9月,光绪帝发布上谕,重启严禁政策,提出了十年禁绝烟毒的目。

——靳澜涛《晚清禁毒法制的观点博弈与现代变奏———从“严禁”与“弛禁”之争说起》

设问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你对弛禁的鸦片政策有何看法?

材料四:1850年广西巡抚周天爵作了这样的描述,“洋烟之祸,毒流天下,几成积重难返之势。通计天下,有不吸食之官,而鲜不食之眷属;有不食之眷属,而无不食之劣幕;间有不食之幕友,而无不食之书役。以致上行下效,闾阎之集镇开烟馆者不知凡几。通计天下所费数倍于天下之正赋矣”。——《周天爵奏为敬陈饬禁鸦片等管见事》道光三十年八月初四日

中国禁烟内部的抵制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贩卖鸦片利益集团,二是鸦片吸食者,三是接受鸦片商人贿赂的官吏,四是“各省地方官”。其中,最大的阻力应是各省地方官,4“凡遇吸食鸦片之案,概置不办”的一致消极抵制态度。——靳澜涛《晚清禁毒法制的观点博弈与现代变奏———从“严禁”与“弛禁”之争说起》

设问4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四的内容回答,进入19世纪以后,鸦片的流入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

我采用的讨论方式如下:

1、四段材料四个问题,材料课前已发给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可节约课堂的阅读时间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

2、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讨论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对单个问题深入理解。

3、在讨论的过程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意见卡”上,完成后小组成员公开自己的意见卡,同时阅读小组其他成员的卡片,进行内部交流,得出小组意见。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意味着至少每个学生都会经历一个独立思考、整理观点的过程。

4、每组推选出代表,将各组讨论得出的小组意见写在黑板上(或者教师将主要观点记录下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全班范围的质询和讨论。

在完成这个讨论步骤之后,学生的思维必然得到拓展,他们对于传统的禁烟观点已产生动摇,应当能够意识到,看似无论是从道德出发点还执行过程中绝对正义或正确的做法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从重从快”和“渐进从缓”的治理模式各有优劣。我们应当更多应根据形势考虑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避免纸上谈兵。辩证的看待主观出发点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只有学生真正的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的更全面的感同身受的理解那一段历史而不是空洞的背诵一些标准答案。

设问五: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鸦片是否应该取缔?

通过争议性议题小组辩论的方式来进行讨论,1、通过举手表决,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但由于班中人员过多,两组也只选派4至5名代表进行辩论。2、给每组10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论据,为避免人多口杂,未进入辩论组其他学生可以以递纸条的方式来支持本组。3、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陈述,每个代表有2分钟时间的陈述。接下来两组成员进行5分钟左右的自由辩论。4、在总结性陈述后,教师宣布小组成员准备与刚才相反的观点论据即交换论点,每组再选一名代表陈述,也是每人各3分钟。两个小组分别轮流扮演反方和正方。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两种相反的觀点,这种批判性的辩论思维可以使他们暂时强化理解相反观点的能力。

在以往教学中针对这个问题的辩论往往会形成如下答案:

赞成弛禁政策的意见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1)在禁令以前已经有许多人在吸食鸦片,完全停止输入是不可能的。

(2)即使不吸鸦片的民众也不认同严厉的禁令。

(3)已经鸦片上瘾的人是无法戒除的,即使是死罪威慑。

(4)即使是毒品,也需要维持与外国贸易。清政府内部也有问题阻力大,不是那么简单取缔的。

赞成严禁政策的意见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1)无论什么时代,也不可能认同对本国民众贩卖毒品。

(2)无论得到多少贸易量,鸦片造成的中毒者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只会削弱国家实力。

(3)如果想以物物交换限制鸦片贸易的话,这很难办到。

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以现代的政策观点来考量的话,简单的严禁论或是弛禁论都有其缺陷,各国的禁烟法案都是严禁与驰禁相结合的。政策也是需要根据形势不断变化的。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点评之后,布置如下作业:如果您是清朝的皇帝,根据当时的形势与社会状况,会采用怎样的禁烟方式?(学生回家书面完成)讨论至此结束。

三、小结:

讨论式教学方法使教师的任务有所转变,为活动准备合适的设问,收集权威的史料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讨论式教学的课堂进程是由若干问题来推动的,因此,设问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就要求设问不能停留在史实层面的是非有无,而是让学生通过史料和掌握的信息思考历史事件的各项史实间的联系,总体把握历史。学生不再接受教师的直接讲解和知识灌注,而是在对历史课题的讨论过程中,通过调动历史思维,形成历史认识。总之,谈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历史的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44.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1.

作者简介:林坤(1980—),女,汉族,江苏苏州,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讨论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思品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准备策略分析
浅议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