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张佳 张友丽
摘要:传统园林基础课程包含大量园林基础理论,常强调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而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承关系。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四大特性,提出研究型专案的教学策略,通过对一个特定的园林专案进行园林初识、研究型专案、专案空间探索、专案提炼、传承创新设计五个阶段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以专案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型学习方法,达到从传统园林理论学习到现代园林传承創新设计实践的教学目标。以研究型专案为核心的园林基础课程教学探索,对优化园林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型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型专案;体验;思辨;螺旋式教学;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024-05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业自信引领下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基于‘专案导向问题研究法’框架的分析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CG199)和2017年杭州市精品课程《园林分析与考察》建设项目结题研究成果。
园林基础课程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其教学内容围绕中国传统园林发展脉络及造园手法展开[1-2],鲜少涉及现代园林传承内容;教学方法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个别院校因地理优势会增设实践考查内容[3-4]。整个教学过程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学习变成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对造园手法的理解成了纸上图像的临摹,导致学生即使学习了传统园林造园,大多只停留在表面对造园手法的罗列,缺少对空间建构逻辑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其学习成效仅是传统符号、形式的描摹,难以在当下语境中进行园林景观传承与创新设计。因此,如何改革园林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传统造园理论与现代传承创新设计的联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传统园林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传统园林文化与历史,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古为今用,让传统得以传承与创新发展,体现高校对中国传统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传承和创新[5]。本文将从对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性质的解读开始,通过园林初识、研究型专案、专案空间探索、专案提炼、传承创新设计五个连续步骤来讨论传统园林学习与传承创新设计方法。
一、课程构思基础
(一)园林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造园主体多为文人,包含哲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等。正是由于造园主体的独特性和他们所具备的文化艺术修养,决定了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高度,造园活动也从一种单纯的物质性建构,转变为一项近乎艺术创作的空间营造方式[6]。
(二)园林的叙事性
中国传统园林的物质空间,承载着造园者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生活境遇和对回归自然山水的向往,并依照着一定的逻辑,以叙事的方式投射到园林空间的营造上,来表达造园者的某种思想情感与寄托。叙事既是园林空间讲述的内容又是讲述的方式[7],它成为空间组织的逻辑线索,每个园林因此形成自身的特色。
(三)园林的空间性
传统园林的空间性强调身体在园林空间里由居、行、游、望带来的感知体验,体悟空间的意境、文化内涵与叙事,而非空间所呈现的视觉形态。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性和叙事性的逻辑主线,园林的空间之间建立了丰富且细微的联系,在这样一个空间联系网中,各要素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四)园林的时间性
步移景异即园林的时间性,在园林中行走,丰富的空间营造使景观随着路径的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在固定空间中的景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种时间性意味着传统园林不仅需要在动态移动中观察,还要在静观中感受,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时间条件和事件背景下进行体悟。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性、叙事性、空间性、时间性特征要求学生通过文献的阅读与积累,找到园林营造的逻辑主线,并在真实园林空间中行走、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更好地体会文人造园的心境,理解园林营造的手法。因此,本文提出了研究型专案的教学策略,从一个小而专的主题入手,通过具体专案的园林初识、研究型专案、专案空间探索、专案提炼、传承创新设计5个螺旋上升的操作步骤,使学生通过一个专案研究抓住园林空间的逻辑主线,对中国传统造园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掌握获得隐性知识的自主学习路径与创新思维方式。
(一)园林初识
园林初识强调学生初到园林后的直觉与印象,在导入造园理论之前,学生的第一感受往往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本阶段的训练分两部分、四个任务进行:第一部分围绕影像、文字描述、速写三个基于不同媒介的任务展开;第二部分针对重点空间进行测绘分析。
1.初步感知园林
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在理论授课之后,在实景考察中,教师可让学生用影像方式并结合文字描述其初到园子的第一感知印象。这种描述能清晰地反映出每个人的兴趣点与关注重点的差异。第二个任务是让学生用手绘日记方式,记录下园林空间组织关系,尝试以图示方式分析园林空间。学生需要在课堂上针对绘图、影像、文字所做的记录,表述其对园林的感受。此时学生的感知往往是片段的、主观的、感性的,而非专业性的认知。随后教师再从专业视角客观地、理性地讲解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能获得亲身的体会与认同。
2.感受并记录园林
第二部分再次回到园林空间实践,也包含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强调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学生需要在园中找到一块自己感兴趣的园林空间,通过测量实际尺寸,充分理解园林的空间结构以及各个景观元素的宜人尺度,学生所选重要节点须包括建筑和景观元素,尺度在20m鄢20m左右。第二个任务是对专业手绘图纸的巩固训练,需要学生将测绘数据按1:100比例绘制园林空间平面图与剖立面图,平面图纸要清楚表达园林内的建筑、道路、硬质铺地、水体、植物、出入口的关系,并配有简要的图例,用文字标明重要的建筑、植物等,用指北针和比例尺标示出空间的主要尺寸;剖立面图要清晰表达纵向上的空间变化关系,标示出主要的尺寸及高程变化。
(二)研究型专案
研究型专案是课程教学的策略主轴,专案制定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工作的展开,因此专案的制定需要系统的方法以及教师的引导与把控。本阶段训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实践到理论,让学生通过园林考察真实感受,找到感兴趣的研究专案,并围绕文献阅读的任务,确定专案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梳理小组成员各自的研究子专案与研究框架,从理论再回到实践,制定下一阶段专案空间探索考察任务书。
1.确定专题,整理文献
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前两次实地考察课的感受与收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通过与教师的讨论梳理出具体的专案主题,专案的选题要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切入点,如“园林之装折”“园林立体化”“园林山野之趣”等,学生围绕这个特定的主题专案展开文献的阅读与整理。这是一个逐渐积累与提炼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文献阅读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归纳能力,最后搭建小组的研究框架。
2.细化子专案,做好调研
有了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小组研究框架已初具雏形,第二部分的第一个任务是对小组成员个人的研究子专案进行细化,子专案可以是小组专案所包含的分项,每一个成员针对分项这一更小的专题展开更细化的文献阅读与调研框架的制定;同时,子专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园子来划分。第二个任务便是让学生制定调研计划,并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与文獻,了解园林主人身份、造园历史故事等,为即将开展的园林专案空间探索做好前期准备。
(三)专案空间探索
课程第三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苏州进行为期4天的私家园林考察学习①,要求学生在考察中体悟、验证、思辨、提炼专案,强调主体亲自穿越园林,将身体体验与空间特质相结合,通过现场体悟来验证文献中所论述的专案研究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辨,结合隐性知识的积累,提炼出自己的专案认知。
1.空间熟悉
专案空间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空间熟悉,走访苏州传统私家园林。教师先带队,一边行走一边向学生介绍该园子的历史发展、空间功能、造园手法等,引导学生以专业视角观察,以空间研究为对象,建立园林各要素空间组织的联系。统一讲解后学生便分散考察,先独自一人行动,找到专案研究所对应空间对象,以慢行动线和定点观察体悟的方式,通过测绘,用手绘语言对空间要素的建构关系进行平面图和剖立面图的记录与分析。
学生可以先确定观察对象空间的范围,再从对象空间中找到两个主体点,主体点可以是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通常以体量大小和位置关系来确定。通过亲自行走和丈量,在图纸上绘制出两个主体点的位置。再通过观察空间找到第三个关系点,测量其与之前两个主体点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绘制在平面图上,以此类推覆盖整个对象空间。
这一过程训练将激发学生对现象背后的关联以及造园者用意进行思考。例如造园者为何将主体点放置在这里?要素间为何有障景分割空间?如此一来,空间信息被转化为了点、线、面的图形语言,成为用于揭示空间要素内在联系的媒介。这一阶段所探讨的要素不仅包括肉眼看到的建筑、植物、山石等物质要素本身,还包括园主人身份、传统哲学等文化要素。
2.空间探索
二是空间探索,教师应以平面图与剖立面图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从布局、尺度、视线、路径、构成要素的研究框架来对空间进行深入探索,训练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根据专案特征从若干个园子中确定并绘制至少3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空间。这些空间必须反映出专案的特色与多样性,随后,按照研究框架,将每一部分的分析进行纵向叠加,叠加后,学生便能清晰地发现每个部分的共性与特点。
(四)专案提炼
专案提炼是对前面三个阶段的总结,也是整个训练中最关键的一步。经过园林初识、研究型专案、专案空间探索三个阶段后,学生已经对专案空间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通过现场的丈量、测绘与记录,对3个及以上专案空间的系统分析,本阶段的训练需要学生针对若干个专案空间的探索结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可分两部分完成。
1.学生客观记录,教师予以总结
学生在专案空间探索中,往往是直观地将所看到的空间对象进行记录,即使产生了思考,也是片段而零碎的,很难能找到一根主线将成果串联起来,并梳理清楚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专案提炼的第一步就是在园林实地考察最后阶段,教师及时介入每个小组的讨论,听取学生专案探索的感受与收获,引导其从宏观到微观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从空间布局、尺度、视线、路径、构成要素五个方面进行纵向上的比较、归纳与总结,提炼出其空间营造的共同点,并从方法论角度予以总结②。在纵向比较、总结过程中,学生思路逐渐清晰,并发现自己在空间探索中的不足,便可以查漏补缺,做更深入的补充调研。
2.将手绘图纸进行可视化分析
有了大量现场考察手绘图纸的积累和清晰的思路后,第二部分训练便是将抽象的思维成果转化为手绘图纸的可视化分析,这一阶段的图示化分析是对现场手绘记录的提炼。学生需要在一张A2图版上,以专案研究框架为小标题,以手绘方式进行每个标题内容下的图示化总结,以平面图对应剖立面图,辅以尺寸标注与箭头等说明性图示,直观地表达出专案研究结论,并以抽象的点、线、面语言对空间特征进行再提炼。
(五)专案创新设计
古人造园,强调“兴建”,“兴”在前,“建”在后,先有兴趣,再去建造。该课程最后一个阶段的传承创新设计,即从专案研究的兴趣出发,延续专案研究的思路,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刻体悟与认知基础上,进行专案主题下的传承创新设计。其中,传承的是专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空间特征,创新的是当前语境下的空间语言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
学生可以基于专案研究的成果,搜集、解析具有中国传统园林传承的现代园林设计优秀案例以及竞赛学生获奖作品,了解其传承理念与设计方法,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一阶段课程尝试从三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延续研究型专案的主线把传承创新设计付诸实践。
1.专案主题的延续
例如,在异国博览会上的中国园,要求其应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学生可以专案研究的专题为主线,如研究专案为“山野之趣”的主题,其中国园设计便围绕园林山石营造的“野趣”为线,以上一阶段总结的“布局、尺度、视线、路径、要素”五个方面的结论为指导,以专案空间提炼出的抽象的点、线、面为空间骨骼,设计一个“山野之园”的主题空间。
2.身体力行地代入
学生可以使用者的身份代入空间设计中,将专案文化内涵与空间设计融合于一体,感同身受地组织空间游览的动线,把握空间要素与宜人尺度设计。
3.非常手段
传承创新设计并非简单的空间再现和形式营造,因此在设计手法上提倡以一种开放的视角介入园林创作,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手段来进行空间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在该课程中,学生虽然只是进行了一个小的专案研究与学习,但实则已掌握了一套从实践体验到理论思辨,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方法。这一精品课程立项两年,不断微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引入专家参与课程评价,并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推动学生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对课程效果的认定③。通过研究型专案螺旋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掌握运用文献阅读进行自主研究学习以获得隐性知识的积累,并加强对空间表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之间共性的理解和提炼,以及从传统园林到现代园林的传承创新设计思考能力。本文提出以研究型专案为主线的园林学习与创新设计的新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课程教学和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毛华松,陈琪玲,杜春兰.“由情入理”———基于原型认知的中国园林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7(04):63-67.
[2]王婧,徐青,陈喆华.高校中外园林史实践性教学探索与创新[J].华中建筑,2019(04):107-108.
[3]王晓春,周晓峰.教研结合,学以致用———扬州大学中外园林史课程优化途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48):282-283.
[4]古德泉,黄家平.风景园林专业古典园林实践教学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08):103-105.
[5]吴良镛.贺:“中国风景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学术思想论坛[J].风景园林,2014(06).
[6]袁柳军.“造园”范畴下的艺术介入[J].新美术,2018(01):113-121.
[7]姚绍强.四维性下的苏州古典园林叙事空间[J].美与时代:城市,2017(11):2.
(责任编辑:邹宇铭)
①本课程112课时,安排在8周内完成,每周14课时。考虑到外出考察时间的完整性,每周两次课分别安排在周一和周五全天,加上中间的两天周末,可完成外出考察,且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学习。
②在白天的调研过程中,学生都是分散调研,教师分散指导,在考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晚上,教师需要召集学生进行小组集中讨论,一方面检查学生的调研成果,把握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学生汇报阶段收获,教师答疑解惑并引导学生梳理清晰各自的专案提纲。
③学生“中国园”创新设计作品在2018和2019年参加全国艾景奖、园冶杯、国青杯专业竞赛,获得艾景奖银奖1项,园冶杯课程设计荣誉奖7项,国青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