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理解”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0-09-10 09:48:13徐正群
高考·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解指向高中化学

徐正群

摘 要:从字面释义上,“理解”是“懂了,了解”之意。但对于教育领域,“理解”的内涵是丰富的。指向“理解”,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认识、分析、综合、评价,正确的探究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把握“理解”内涵,转变课堂教法,优化教学设计,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法;指向“理解”

以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要明确“为理解而教”的学科意义。“理解”的内涵,解释为“灵活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所知”,或者“能够智慧而有效的使用知识和技能”。显然,指向“理解”的化学教学,既要懂得化学知识的深刻性、全面性,还要把握化学思维方式与认知思路,能够从化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一、体认理解要义,增强教师素能

“理解”拥有丰富的内涵,包含对化学知识的结构,具备化学学科思维,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教师在课程引领者,也是完成学生“理解”的主导者。教师要从学科知识积累上,提升储备,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深刻反思学科教法,持续改进课堂模式,结合化学学科素养,整合各模块知识点,为学生搭建具有广度、深度的化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潜心研读化学教材,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从化学原理到化学实验,要从专业视角,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及教育成果,突出“问题”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参与化学探究学习。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对于概念的“理解”,可以结合化学反应,从正、逆两个方向,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当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时,成为“化学平衡状态”。可见,“化学平衡”的条件是一个理论状态,很难进行可视化说明。为此,我们引入电化学实验,通过搭建“原电池装置”实验,让学生从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来感知电极反应的状态。当指针指向“0”度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如果在KI溶液中添加少许KI固体,增加碘离子浓度,则指针向“+”偏转,朝向正反应方向。一段时间后,电流表指针又回归指向“0”度,再次进入“平衡状态”。通过电化学实验,让“平衡”概念直观化呈现,从中促进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理解。

二、转变课堂教法,突出问题导向

以核心素养为本,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积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关注“问题”导向,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化学探究,发展化学创新精神与实践素养。“为理解而教”,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突出对化学知识、化学关键能力的养成。解决化学“问题”,要贯穿于化学教学始终,贴近学生生活,从课堂互动、交流协作中,共同解决化学问题。结合课标要求,梳理化学核心观念,衍生化学探究“问题”。如在学习“氮肥”时,从课堂预设到问题生成,先引出“如果没有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半,60亿人口也将饿死一半。”对该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合成氨是什么”,对农作物生长有何作用?根据测算,在空气中,氮气占多数,对于农作物,可否直接吸收氮气?从化工领域上,如何合成氨气?我们通过导入材料,介绍哈伯对“氨”的合成方法,并将氨施用于农作物,提高农作物产量。接着,围绕“氨气”,分析其性质,“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什么不用“氨水”来制作氮肥?由此,延伸“氨气”溶解性实验,并从“氨水”中分析其主要成分,揭示“氨氣”的性质,以及“氨气”的制备方法。在本节教学设计中,“问题”实现了化学史实、化学性质、化学实验的有效衔接,也让学生从“问题”中,认识“氮”、“氨气”、“氨水”,以及“氨气”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备方法。可见,由“问题”来搭建化学学习情境,让学生从“问题”中,全面了解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思考并解决问题,形成化学科学精神。

三、紧扣学科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为理解而教”,要从化学概念入手,突出课堂活动的衔接,引领学生参与化学讨论,增进师生、生生互动,在活动体验中深化理解,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知识的“输入”,解决“教什么”问题,把握“课堂衔接”,明确“如何教”问题。通过详细的阐述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预期。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我们结合真实新闻案例,引入问题预设中。有装有液氯的槽罐车,因侧翻而导致黄绿色气体喷涌而出。这些散发着漂白粉气味的呛鼻气体,让人睁不开眼,无法呼吸。请思考,运输氯气,为什么用铁质槽罐车?为什么要运输“液氯”,而不是“氯气”。在消防防控中,利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口罩捂口鼻,并对周围人群迅速撤离。绿油油的小麦在氯气作用下变得枯黄。请思考,氯气与石灰水会发生什么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物有哪些?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围绕“氯气”展开探究,让学生从思考与讨论中,了解氯气的性质,并延伸对危险品运输、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理解”为目标,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理解”上,渗透学科化学素养,聚焦“问题”的预设与生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发展化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童文昭,王后雄.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5):53-55.

[2]翟少林.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J].成才之路,2019(35):78-79.

[3]赵惠芬.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140-142.

猜你喜欢
理解指向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传媒评论(2017年8期)2017-11-08 01:47:36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9:35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Who Found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