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委
摘要: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知识还不够丰富,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全的自学是不大可能的。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指导,当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教师又要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尝试独立自学,增强学生的自学独立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学能力;教师指导;思考
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很重要。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知识有限,完全自学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指导,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智力活动的表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数学语言的转换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自学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是小学生独立阅读课本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独立阅读数学教材时需要能读懂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把非数学语言通过各种思维方式转换为数学语言,将复杂的数学语言简单化,将描述性的语言解析化。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通称,它们将定义信息、形象信息和符号信息分别传达给学生。这样,通过对数学语言的转换,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就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透视,找出条件和问题,了解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从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掌握新知识的要点。小学生在进行这种数学语言的转换时,数学思维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化能力,让学生将数学语言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相结合。例如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乘法交换律的文字叙述,还要让学生了解它的解析式:a*b=b*a。将文字叙述部分和解析式进行对照,让学生在掌握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术语的能力,这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温故而知新。
教师在教导学生自学时,要教会学生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一边阅读数学教材,一边对教材内容检查和推论的习惯。在学习数学时只动手不动脑、只知死记硬背不知变通的观点是要不得的,对数学学习中的一些定理、法则、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且将这种理解记忆的习惯一直保持。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学课本、阅读课本的好习惯。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之间先选择一个和本课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解答,在没有学习之前,学生们肯定是不会回答的。教师在此时适时地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来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在此时会有急迫的学习欲望,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可提出一些指导意见,可启发学生温习前面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找出新旧知识的相通之处,以此解答习题,检验自学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独特新颖,注重学思结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法则的掌握度。
三、学生的预习要切实抓好。
小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是很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对在自学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再听一遍温故,对自己没有懂得的内容,重点听讲。这样的课前预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课前预习指导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指出预习的范围、重点、方法、目的等,使学生做到目标明确。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对自己心存疑虑的地方重点记录,上课时可以将自己的疑惑与教师一同分享。
四、自我評价能力的养成。
这里的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对自己自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制定的情况,合理评价自我,以修正自学计划,矫正自学方法,强化学习态度。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构成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往往会将学习成绩作为最后的评价依据,教师要合理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思维定势,此时,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排除解题思维定势的影响,从多方面考虑数学问题,拓展思路,提高自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从自我检查开始,努力做到四看:一看运算方法是合理简便,二看题目数据的抄写是否正确,三看运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四看运算方法的验证。将四看作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检验和评价的习惯。
五、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生要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好习惯。习惯是经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教师的合理指导。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上亲自示范,让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学习,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自学习惯不仅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更能使学生一生受益。
六、小结。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