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霆
在历史的长卷里,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条流淌的河流,而苏州则是一座真正的水做之城。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的诗句。苏州古城是从水中开辟出来的,既表现在城外的水道四通八达,更表现在城内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意大利的威尼斯也不能相比,威尼斯是海岛组成的,人工水道并不多。苏州的水系大多是太湖的支流,较有名气的主要有胥江、越来溪、横塘、山塘、葑溪等。
太湖之美,美在太湖水。太湖水安靜而不张扬,慈爱而包容。自古,饮太湖水长大的人都很勤勉,或男耕女织、或求学科举、或经商谋生,倘若是背井离乡,不管在外多少年,也不论发展得好与不好,总想回到故乡。贝聿铭先生的最后一件作品苏州博物馆亦是为故乡而作。也许有一天,你发觉日子特别的艰难,那是因为你走了那么远的路,仍然怀念故乡的那一湖水。
张爱玲在《谈音乐》一文中,曾有一个比喻形容苏州评弹的唱腔:“有如咬住了一个人的肉似的,咿咿呀呀地老是不松口。”这个诙谐的比喻其实是在形容苏州评弹特有的缠绵入骨的清糯情调,却象极了苏州的头汤面,清糯到令人欲罢不能。苏州面的灵魂是太湖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湖水煮出来的面才有滋有味,否则便没了灵魂。苏州人吃面很讲究,要吃头汤面。头汤面是每天早晨面馆开门时最早煮的那一拨面。店家不会把一大锅面汤倒掉再重新蓄水煮,而是不停向里面添水。因为最早煮的这锅水最清,苏州人认为头汤面最好吃。仿青瓷的汤碗,古朴的四方桌,嫩绿的菜心,时令的三虾,软糯的焖肉。老苏州人的一天都是从清糯的一碗面开始的。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来苏州审查古典园林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建议把申报扩大到古城。他们认为苏州之美不仅在几个园林上,而是整个历史名城。这是因为苏州古城2500年的坚守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能保存这么长历史的古城,城市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且经济长期繁荣,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是极少见的。从春秋时期伍子胥营造苏州古城伊始,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古城苏州并没有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陨灭,而是在浅歌低吟中始终坚守。老苏州人站立在白墙青瓦的古城街巷,脚下静静流淌着穿越千年的河水,似乎梦回千年以前的苏州古城,而新苏州人则对古城说:“你不用任何改变,我来习惯你就好。”
一湖水,一碗面,一座城。太湖水的包容,头汤面的清糯,苏州古城的坚守。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谷口满说:“苏州在古代是第一等的古代城市,在中世纪是第一等的中世纪城市,在近世是第一等的近世城市。”
今天,苏州仍是世界第一等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