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茸
夏天到了,你的身材还好么?
谁说幸福的味道一定需要大鱼大肉构成?点燃幸福感觉的,是对生活本真的纯粹热爱和信仰。在即将迎来的盛夏,我们带你发现素食其实也很有爱。
一边食素,一边丰盛
吃惯了大鱼大肉的普罗大众们,一到夏天就犯愁。大鱼大肉闻着难受,浓油赤酱看得心烦。而一顿素食反倒成为了一股“小清新”,难怪古人常说:“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对于素食,如果你认为素食是老年人养生的专属话题,年轻人才不会感兴趣,那么只能说你,太落伍了!当下的素食文化正成为一件又酷又“怀神”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素食,各地的素食馆不断兴起与盛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食可能还只停留在寺庙吃斋或者萝卜青菜的水平。其实不然,现在的素餐,都是花团锦簇的美食,随着食素之风盛行,素食品种花样也不断出新,现代的素菜已融合了宫廷素食、佛门净素、道素和民间各大菜系中。甚至还引入了西餐的制法,品样繁多,相较以前的素食菜系来说更营养丰富了。搭配上更灵活,让吃货们有了更多样的选择。
吃素的原因也五花八门,“为了健康的体魄”,“为了我们的环境”,“为了提高颜值”……越来越多充满正能量的活力80、90后加入到了素食的大潮流中,素食正成为年轻人时尚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半素主义”,你我都可以
素食不仅是一种环保理念,也是一种健康理念。吃素食能让身体更轻盈,反应更敏捷,脑力更充沛,心情也更开朗……这不是用了广告词,而是很多素食者的自身体验。素食工作室的主理人、纯素食美食家Stephenie说,“素食是一种简约而纯粹的生活方式,一种内心安定而富足的生命体验。因此,爱它的人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多,它的流行也比我们了解的更久远。”
如今的“新素食主义”也可以称为“半素食主义”,它并不排斥鱼肉和动物相关食品,只是这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较少,很多人甚至说自己是“兼职素食主义”,他们养成了周一至周五吃素食,双休日吃荤食的饮食习惯。类似的说法还有“自由素食”,在一周中任意选择几餐吃素食,或者在吃肉时更加注重蔬食的摄取。这些“非主流”的素食追捧者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
这种趋势证明,我们大可不必狭隘地去理解“吃素”。如孔子所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你以为我吃素的啊?!没错,我是!
素食渴望着被人正确理解,被更多年轻人所接受,于是有很多人致力于传播素食文化。微信公众号“去哪吃素啊”的创始人阿番,就是一个传播素食文化的90后姑娘。在她原创的推送内容中,阿番会拍很多好看的图片和视频放入其中,文字内容也普遍是轻松逗趣的,让大家把素食当作是美食分类的一种去了解和喜爱。
阿番说,国内几大城市的素餐厅信息她都是自己从网上一个个搜出来的,然后再一个个打电话到店家确认素食分类。因此,阿番的目录上,每家店都会按“净素(斋食)——不含任何动物成分及五辛”,“纯素——不含任何动物成分”,“奶素——含乳制品”,“蛋素——含鸡蛋制品”,“蛋奶素——含鸡蛋、乳制品”进行分类释义。
“其实,青菜萝卜也能吃出花来的。”阿番告诉记者,身边有很多朋友对素食都曾有误解,难免会忌惮清汤寡水。直到她带他们去看过吃过后,才惊觉“原来素食是这样的!”阿番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选择与实践,中国的素食文化,从来都不是单调、乏味和严苛的。在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中国人的花样百出一直令西方人惊叹。而且,做菜是一门艺术,所谓色、香、味,一样都不能少,所以要将味道煮出来是需要本事的。阿番在试吃各家餐厅的同时,也深刻体会了每家每道素食在厨艺上耗费的功夫。
阿番总结下来,很多素餐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会在很多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用心。“比如在食材选择上的用心、买万把块的过滤装置洗菜、甚至一杯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他们很注重细节,本着公益的心在经营,“很多素餐厅都不喜欢宣传,只是当作一件善事来做。在探店的过程中,其实也受教很多,太多好心人在不计回报地努力着,我自己也更有动力了。”
菩提树下,人间烟火
吃素与灵魂觉醒到底有没有关系?食物与人存在着什么关系?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吗?天下究竟有没有免费的午餐?且请带着这些问题,跟随记者一起来探寻。
在灵岩山脚下福慧斋素食餐厅,几乎每天会免费提供午餐给有需要的人,而且这不是一时之举,至今已经4年多了。
福慧斋素食馆是由一对夫妻创立的,他们想用自己的“小能量”帮助更多的人,散发正能量。在疫情爆发之前,连续四年,福慧斋每天都提供一餐免费的素食,供应时间从中午11点开始,当天所有的饭食提供完毕就算结束了。来这儿吃素食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人,善良的老板娘还在店外準备了板凳和挂东西用的大铁架,可以让他们坐会儿或是挂一些随身重物,很是贴心。
福慧斋一天提供的饭量大概在四百人份左右,提供的菜都是一些简单的素食,当天的菜有红烧豆腐和青椒土豆片,还有一份简单的汤,都是很家常的味道。重要的不是食材,而是能让一些有需要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暖。
就餐期间,老板娘会细心地提醒着老人们,咽食物时不要说话,注意细嚼慢咽。简简单单的的一餐,老人们的脸上却泛起了满满的幸福感。
老板娘告诉记者,这家餐厅的资金一部分是来自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和社会各界慈善人士,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志愿者在这里帮忙。“我们在灵岩山脚下,蒙受着佛荫,我和丈夫本身也是素食主义者,这几年的素食生活让我们的内心很纯净,头脑清澈了就只是想帮助有需要的人,希望正能量能像菩提树一样枝繁叶茂,影响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