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说到苏州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很多“老底子”“绝活”,渐渐消失在了你我的生活中。
作为白洋湾最大、最早的安置房小区,富强新苑住着很多失地农民,他们从田间地头“转身”走进高楼,生活是变得更加美好了,但也有遗憾——那些流传了百年的传统习俗、老手艺逐渐走向黯淡。为了尽最大可能弥补这些遗憾,近十年来,富强社区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希望用新力量、新思维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命。
那些记忆里的生活
烈日当头,弯腰在田里耕种的周凤珍阿姨,会边唱山歌边为自己提神鼓劲,她说唱唱山歌可以让她缓解长时间干农活儿的劳累和枯燥。到了下午,饥肠辘辘的她,会用草头饼来充饥。“清香软糯的草头饼能储存很长时间且不会变硬,加入的石灰草还有清热排汗的功能,因此这种农家‘土饼’很适合带到田间地头做点心。”
回到家中,看着正在坐月子的儿媳妇和还未满月的小孙子,她又会拿起麦秸扇轻轻扇着给他们降温。“麦秸扇的扇面之间有缝隙,摇出来的风力正好。同时麦秸扇又比较轻便,摇再久手腕也不会累,最适合产妇和孩子使用。”
到了端午,隔壁邻居给她的小孙子送去了一双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在白洋湾,有端午纳双‘虎头鞋’送给小宝宝的习俗,因为虎头鞋都是手工纳鞋底,透气性好,孩子穿上不容易出脚汗。而且老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绣着虎头的布鞋,可以壮胆、辟邪、保平安,蕴含着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
这些老底子的生活,对土生土长的白洋湾人周凤珍来说,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只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歌传承所依托的农耕文化逐渐被现代生活所瓦解,山歌几近灭绝;麦秸编织的手艺因为麦田的消失和被现代机械工艺所取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纯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因为工艺繁琐,加上手工产量和样式比不上机器鞋,这门手艺也鲜少见到了;野生食材的难觅,要吃上一口正宗的白洋湾时令美食草头饼、野葱饼等变得更是难得……
周凤珍感叹,搬进楼房日子是过得更舒适了,可是老底子的手艺和文化也渐渐衰落了,实在让人惋惜。
用“匠心”精神坚守老手艺
当富强社区了解到,类似周凤珍这样对旧时生活与习俗充满感情的居民有很多时,他们便开始了对白洋湾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我们了解到,经过不断深入挖掘,社区发现辖区内擅长白洋湾传统技艺的各类达人有50多位,他们中最年轻的也要50多岁,年纪大的则要90多岁,但对自己喜爱技艺的那股热情和“钻劲儿”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
69岁的顾凤珍从小听着白洋湾山歌长大,为了不让白洋湾山歌成为千年绝唱,她想尽办法寻访搜歌,经过十年的执着和努力,目前共搜集整理出了260余首流传乡间的山歌。65岁的殷林娣从十八岁就跟着母亲做虎头鞋,做了大半辈子。总共做过1000多双虎头鞋的她,家里珍藏的也就五六双,“绝大部分都免费送给慕名来讨要给家中宝宝穿的亲朋好友了,老手艺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感到很满足。”
像她们这样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在白洋湾还有很多人。源于对白洋湾传统文化的不舍和坚守,他们愿意为之不断付出。
“这些手艺和文化陪伴了几代人,是先祖留下来的宝贝,我们不忍心看到它们失传。因为里面蕴藏着‘匠心’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魂不能断,所以我愿意付出毕生精力去保护和传承它们。”面对现状殷林娣虽然有点失落,但是语气异常坚定,让人备受感动。
用新思维 唤醒老手艺
为了不辜负这些“老艺人”的期望,真正把白洋湾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富强社区党委十年来不遗余力在老手艺融合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受众人群、增强文化认同,整合各类资源“盘活”传统“绝活”。
要传承,就必须让大家先了解。2011年至今,每年富强社区都举办各类活动让大家可以深入了解老手艺的历史和老手艺人背后的故事,赋予老手艺“人情味”来吸引更多的人走近这些技艺。
当大家对传统手艺有了兴趣后,社区又开始在“活”上面下功夫。2016年,社区开始打造老手艺传承特色品牌,邀请辖区老手艺达人现场教学,手把手教大家学习传统手艺。“老手艺传承课堂”开设4年多来,开展了80多次活动,吸引了3000多人次参与,主要受众也逐渐从老年人向青少年转变。
另外,为让老手艺具有生命力,社区将老手艺作品开发成文创产品进行义卖,所得资金全部用在老手艺传承和创新上,形成一个能够循环的老手艺发展生态。
社区还深谙老手艺要发展就要有专业带头人,所以专门打造了老手艺传承队伍,让老手艺传承可以“专”起来。比如,在街道的协助下,社区先后为山歌达人顾凤珍和虎头鞋制作达人殷林娣两位阿姨申请了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她们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出了数十名居民成为老手艺达人加入传承队伍。
“树常青,水长流”,让老手艺重获新生,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新鲜血液可以加入到白洋湾的“守艺之路”中来,让记忆里的老手艺和那些传统文化可以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