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正在各民办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本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介绍了四川工商学院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课内实践,亮点突出的校内实践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现已基本建成了“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为同类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川工商学院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正成为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进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的关键。
近年来,民办高校正逐渐发展壮大,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内容较陈旧、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同时也为了积极响应地方性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总体规划,各民办高校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措施,尤其加大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进一步增加本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现已基本打造成功了一套集课内、校内、校外于一体的“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课内实践是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石,课内实践可以实现对全校学生全覆盖,确保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增强思政课的“入脑”、“入心”。校内实践是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亮点,通过成立思政类学生社团和与各二级学院的部门联动机制,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层面,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强烈共鸣。校外实践是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途径
(一)课内实践——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第一战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在“互动体验”的课堂氛围当中主动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并自觉运用“理论的武器”来解决问题,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一战场”。
我校思政课的课内实践方案是以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为一个教学周期的专题教学模式。首先,对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专题化设置。在坚持思政课政治性和理论性不动摇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学生平时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学校将四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专题化设置,进而实现了将课本中诸多深奥的理论以今天民办高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重新呈现,完成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成功转化。推行专题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实现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课内实践教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类实践项目,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其次,根据所设置的专题配备相对应的实践项目。根据每门课程所设置的专题,在每个专题理论教学结束之后,都会设计一个与该专题理论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从而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无缝衔接”,以“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为一个周期的专题教学模式得以成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各小组实践项目内容确定之后,利用课后时间,就小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在指定时间在课堂中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形式不限,可包含主题演讲、故事分享、话剧表演、小组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在展示结束后还要求每一位学生书面完成一份“反思与总结”,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也给今后开展课内实践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力求打造一堂堂丰富多彩的高质量思政“金课”。下面以学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其课程专题化设置及其相对应实践教学项目如表1所示:
为了保证课内实践教学的质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学校还制定的详细的考核方案。对课内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进行量化打分,其中在活动准备阶段,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分数,在课内实践展示阶段,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分。每位学生的课内实践成绩全部计入学期平时成绩当中,并占有重要比重,这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并积极参与到各自的实践项目当中,在一场场不同题目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互动和体验,领悟到理论的真谛,也让高校思政课课堂更“接地氣”,更有吸引力,更能引发学生的集体共鸣,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校内实践——亮点突出的实践教学“第二战场”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除了发挥课堂这个“主战场”之外,还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在校内的其他时间,实现联动育人。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调动学校各方面资源,现已基本形成了亮点突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二战场”。
一方面,在学校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社(以下简称知行社)。思想政治教育专属学生社团这一平台的搭建,能够将思政教育直接扎根到学生层面,并在学生群体引起强烈的反响,是学校校内实践的最突出的一大亮点。社团自成立以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了诸如博学沙龙、热点辩论、演讲比赛、读书会分享、中国精神宣讲、党史知识竞赛等多场内容丰富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营造起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学生们也在一次次社团活动的感染下,将爱国热情得以前所未有地激发,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总和素质。
另一方面,在学校推行各二级学院协调的育人机制。近年来,在“三全育人”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起了一套与学校各二级学院联动“大思政”协调育人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进驻各二级学院,就“课程思政”建设,献言献策,并定期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背景,开展联谊活动,让各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为 “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校外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第三战场”
理论的学习,其最终目的始终要服务于社会,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带领学生走向社会,现已基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三战场”。
一方面,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近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在校外建立了多个实践教育基地,包括党性实践教育基地、农业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工业实践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博物馆、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以及现代工业基地,并在参观后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自觉运用于现实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当地社区宣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并正在打造一个系列宣讲品牌——“践行十爱·德耀工商”,即以“爱党、爱国、爱社会、爱文化、爱自然、爱家庭、爱学习、爱劳动、爱健康、爱人生”为主题,利用周末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学校所在地的附近社区当中,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场生动的讲解,得到了當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这种形式,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充分体现了民办高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精心打造课内、校内、校外相互联动的“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从课内走向校内,最后走向校外,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创新,解决了当下高校思政课存在的种种弊端,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喜爱程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彰显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思路,为同类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相信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化,学生会在一堂堂“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思政课的“盛宴”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马晓亮,赵雪照.“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多元协同实践教学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9).
[2]谢东俊,林志峰,阙寿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3]岳金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三”教学模式设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09).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9年研究项目“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课题编号:MBXH19YB16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汪治宇(198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规律研究,中国文化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眉山 6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