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丽
发生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里的中日甲午战争,因其交战双方是日本和当时的清政府,在国际上又被称为“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以中方惨败结局,那么作为当时清政府外交官的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态度——“避战求和”已为众人所公认,接下来我们就对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的背景进行一下具体的分析。
李鸿章从六岁就开始接受中国严格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感染下,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儒官的典型代表。在其思想意识的内在层面就已经无形的有了以和为贵,仁义道德等传统儒家观念的存在。李鸿章曾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在恩师那里他不仅学到了义理之学,还有为官之道。曾国藩嘱咐道:“我今国势削弱,外人方协以谋我,小有错误,即贻害大局。”对洋人“依我看来,还是用一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有同此人情。”很明显,这是一种维持和局的思想,亲其师则信其道,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李鸿章承袭并发展了其师曾国藩的和局思想。
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思想萌芽是在1862年,他奉命率领淮军到达上海,目睹了外国军队的严整,武器的精良,尤其是“落地开花弹”无坚不摧,他不禁赞叹到“真神技也!”“非中国所能及”于是表示对洋人要“婉言慰藉,可从则从,断不可与之失和。”1870年,李鸿章被清政府任命为协办大学士,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京畿一带的军政要务及北方几省的海防,外交及通商等事宜,后又升为首席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政府的大政方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于是提出了“外須和戎”的外交方针,并被视为清政府以后的对外交往的基本国策。
中国传统思想对李鸿章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同时外国势力的入侵,本国社会的动荡不安,这内因与外因共同促成了“外须和戎”的思想出炉。他指引着李鸿章和大清国以后的外交工作,成为一种无形的但又切切实实存在的东西,并且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在以后的甲午战争中也充分的发挥在了李鸿章的身上。
北洋海军为李鸿章一手所创,自1888年建立后,倍受国际关注,为当时亚洲第一,但成军之日,便成了它原地踏步停止发展之时了。这一年,黄河郑州段决口,于是有人奏请减少海军军费,“所有购买外洋枪炮船只及未经奏准修筑之炮台等工,”一律暂停。因此自1888年之后,除从福州船政局调来“平远”号铁甲船以外,北洋水师就再没有添置过任何的船只。造成北洋舰队资金短缺的原因不外乎两点,晚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迟缓和以慈禧皇太后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妃嫔出身的她不但不象日本天皇那样带领国人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也不象日本天皇那样重视海军和国防建设,而是听从光绪生父的建议,从本就不充裕的海军军费中抽出一部分,兴建专供个人享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除此之外,还有慈安皇太后的葬礼,光绪皇帝的婚礼等等。
是年9月10日,李鸿章深有感触地奏称:“奏定《海军章程》声明,俟库款稍充,仍当继购多只,乃能成队,而限于饷力,愿大难尝。”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李鸿章又奏称:“日本蕞尔小邦,尤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舰,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为难继。”]在中日两国力量的对比之中,李鸿章看到了巨大的差距。特别是舰队老龄化、速度慢、火力差等弱点。就拿速射炮一事说,它在北洋史上的记录为零。海军提督丁汝昌曾请调60万银两用于买速射炮,未果。而这只相当于颐和园的经费的十分之一。
除硬件上的差距,在人员素质上,日本海军官兵的素质都普遍高于北洋海军,将领大都是现代军事学校毕业,而北洋的将领大都出身行伍,有勇却无谋,只有少数的几个中层将领受过专门的海军军事教育,如林永升、刘步蟾等,但也力单难支。同时北洋海军的训练也很差,还有许多的船只不务正业,平时不但不进行正常的操练,反而进行商业运输,包括运输货物和乘客。因此许多船只的维修及保养都跟不上,而这些在日本的军队里是绝对不会存在的。
李鸿章认为:“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己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义气,于孤注一掷,岂非视国事如儿戏耶。”也许正是出于这点原因,李鸿章才有了求和的想法。因为深知自己的实力,所以才会对战争信心不大。从这个理由来看,“求和”只是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李鸿章外交中的一个步骤,而并非终极意义,借法自强,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在和议中争取备战时间和作战机会,变局势,这才是最终的目标和意义。
综上所述,“外须和戎”外交思想成为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的底色,而“外须和戎”思想又是在其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外来势力入侵,本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条件下形成的。倡导洋务与西学的的他亲手创建了北洋舰队及新式的海军,对交战双方力量差距的明晰洞察更坚定了他退避不战的想法。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我们应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前面客观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这也就是我们历史学习当中所秉承的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