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作为电影至关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影视艺术的整体构建上十分具有影响力。无论是通过其表达情感使观众产生强烈共鸣,还是以此塑造人物、提高艺术趣味性,或者是表达象征、隐喻等主题意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可谓将色彩的美学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色彩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色彩艺术;《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04-02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对电影艺术有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从他一系列以色彩运用著称的电影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服装还是整体背景,色彩的独特性都非常具有艺术风格。《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部彰显其个人魅力的作品,运用了贯穿始终的红色,与深重的黑色、敞亮的白色相结合,通过钩心斗角的博弈,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大家庭中,阴霾笼罩下女性的悲惨命运[1]。
一、服装
(一)白色系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巩俐饰演的颂莲是影片的主要人物,围绕她的命运主线展开故事。影片一开场,颂莲以白色素衣和黑色裙子这一套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服饰——学生装穿着出现在镜头中,十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图1)。
伴随着普通家庭的穿着打扮,颂莲那一席长麻花辫也作为中国女性妆发的典型代表,与白色素衣相互对应,黑白分明地呈现在镜头前。其精致的面容和整洁的衣着打扮,给人纯净无瑕之感。在中国,人们认为白色在大部分情况下指死亡,但是运用于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子身上,仅黑白两色,便给人清新纯洁之感,这也正体现了开头颂莲的纯情性格,而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婚之后的颂莲本该以喜庆的红色服饰和各位太太打招呼,但她却身着偏白的素装,突显出她的与众不同,这不仅是因为颂莲骨子里仍未脱离自己女学生的身份,更体现了她起初面对陌生环境的隔离与自我封闭。
颂莲在陈府备受欺凌时,唯一能做的只有无底线地服从和忍让,因此她将一身白色旗袍作为自身的挡箭牌,展现出气势孤傲的形象。而当颂莲再次打开箱子中那件白色学生装时,这段经历见证了她的蜕变与成长,同时也是她和过去人生的告别。
(二)红色系
女主人公颂莲作为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却无可奈何地在继母的策划下,被迫嫁入陈府。由此开始,她的服饰发生了变化,以红色为主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服饰的外表以中国典型的刺绣作为装饰,种种细节的刻画,在体现浓郁的中国风的同时,其人物的语言动作却过于生硬、形式化,展现了颂蓮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对封建传统大家庭的一种反抗和斗争精神。
当颂莲一步步了解到陈家的生存法则和自身地位的重要性时,她逐渐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她的服装变成了暗红的色调,总是披着外衣的她,没有了年少时期的单纯,更没有了旁人羡慕的学识光芒。
电影中女人们的钩心斗角形成了故事发展的整体结构,色彩的巧妙运用不仅使主人公颂莲脱颖而出,也使观者对其他姨太太的人物形象颇有评判[2]。
(三)紫色系
就大太太而言,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循规蹈矩的模样。她肥胖臃肿的面容和身材,全身上下都显露出年老的气息,平日靠念佛来找到心灵的归属与寄托。作为陈老爷的第一位妻子,她的服饰以紫色为代表,从头到脚充满着高贵典雅的气息。中国自古以紫色象征高贵,这也是身份地位的写照(如图2)。
(四)土黄色系
卓云是陈老爷的第二房太太,虽然看上去慈眉善目,表面也对人热情温柔,但是暗地里却阴险狡诈,用各种心机扳倒她在陈府的敌人。这样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物,其服饰以土黄色为主,在憨厚老实的外表下,隐藏了一层难以捉摸、颇具城府的心。从常用含义看,土黄色一般代表沉稳、亲和力,从这方面看,卓云的形象与此相呼应。她在陈府正是靠着表面的面善亲和形象一步步巩固地位,土黄色与其表面上的性格十分吻合。
(五)红白相交
三太太梅珊在影片中的服饰色彩,虽没有颂莲那般浓墨重彩,却也相对丰富。梅珊是戏班中的名旦出身,因此她的服装整体具有典型的中国戏曲特色。她的服饰颜色多为大红大白,绚丽夺目。因为梅珊的性格总体是直爽开朗的,所以多数情况下,其穿着呈现大红色,以红为基调,来展现她作为陈老爷最得宠的太太的自豪与骄傲。但是,梅珊的结局却以悲剧形式收场。在最终,她身穿白色的衣服,不仅象征死亡,也与之前的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红与白的交织在梅珊的生命中,不仅是性格上追求自由和洒脱的表现,也是封建社会里女性命运的一种悲哀象征。
二、背景
影片的背景展现的是陈家大院,其主色调是偏灰的冷色。大院一眼望去,一片青灰色的景象,其背景色彩简单明了,没有多余的纷乱,无论是青砖石瓦还是白雪皑皑,都十分具有古代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整体偏冷的青灰色也与主人公颂莲的大红色服饰形成对比,人物的热情如火,更衬托出大环境的冷漠和孤独[3]。
与背景带给观众的沉重视觉效果相比,各个人物的服饰都显得相对明亮。无论是红色、白色、深黄色还是紫色,都在背景的对比下再次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反而能从沉重的灰色中分离出各个人物的独特形象,进一步了解色彩的隐喻。
从张艺谋导演运用色彩的独特风格来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背景色彩不简单只是青砖白雪那种表面的意义。可以说,导演将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竭尽全力地将色彩艺术融入生活。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在背景的衬托下,仿佛是一张青灰色纸上的众多斑点,使观者将自身化为上帝视角,揣摩其中每个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不同内心的展示、不同色彩的区分,使观众能够看透更多的人。
三、道具
正如片名《大红灯笼高高挂》给出的信息,红灯笼无疑是该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这一具有中国传统佳节仪式感的道具,在该部影片中用点灯的形式,使鲜艳的大红色贯穿始终。红灯笼的红色与喜庆本该在沉重的冷色调背景下,显得格外的耀眼与温暖,但是在该部影片中,红灯笼并没有带来半点喜庆的氛围。在大面积的青灰色背景下,红灯笼更像是一种点缀。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传统大家庭中,从女性视角来看,其情感无疑是冰冷和孤独,即使有新婚时期看似喜庆的红灯笼装扮,也无法改变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此外,红灯笼也是权力的象征。在这部电影中,红灯笼格外刺眼,不仅是因为其中的各个人物都向往特权,都渴望自由,大院中的太太们更渴望从钩心斗角中获得宠爱、崭露头角。导演利用大红色这一视觉冲击感非常强烈的色彩,来批判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枷锁,控诉传统封建制度的无情。
四、隐喻
(一)黑色系
在整部作品中,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色彩,便是代表“老爷式”旧制度的黑色。这种黑色不仅是陈老爷的代名词,更是陈府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体制下大家庭牢笼的代名词。这种黑色压抑不仅是实际环境的一种色彩,更隐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势力,以及生活在底层世界的小人物或者女性的命运,象征着她们无法与这个时代抗争。
(二)白色系
不难发现,影片中一切的故事似乎都发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而白色作为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并不单单象征纯洁与美好,其纯净的表现与深沉的黑色相比反而显得更加刺眼。无论是颂莲还是梅珊,她们身上的白色都注定了带上伤感色彩。而这种白色也将封建体制下女性命运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虽然说色彩是电影视觉元素中最沉默的语言,但是自从彩色电影诞生后,色彩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紅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一是充分表现了导演的创作意图,二是表达了封建制度对女性命运束缚的主题,三是彰显了封建专制体制对人的侵蚀,从而引起观众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反思。色彩在彰显本身魅力的同时,也作为电影的视觉元素之一,带给观众巨大的冲击,不仅使观众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更促使他们去发掘故事背后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郁轩,肖涛.张艺谋影片中“红”色的色彩运用与对比分析——以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新闻传播,2020(16):30-31.
[2] 姚瑶.色彩艺术在电影中运用的研究——以张艺谋的电影为例[J].戏剧之家,2016(09):163-164.
[3] 时溪蔓.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艺术赏析[J].电影文学,2012(01):131-132.
作者简介:胡静怡(1999—),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