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雪景
摘 要:高中政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而议题式教学就是很好的实现途径。本文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议题背景,阐述了议题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传统村落;学习主体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构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为逻辑点,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改变思维方式为重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有有统一指向、无标准答案的议题,以思辨的方式推进教学,营造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的教学形式。议题式教学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重要渠道,还是提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质量重要渠道。
一、议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课前准备阶段
1.议题的选择。2017年新课标强调:所选“议题”应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紧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议题背景。
2.资料信息的搜集。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与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调査研究获得的与议题相关的实践信息。本案例中,教师把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这个议题背景,通过在网上搜集资料、查阅图书和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实践信息。各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探究、交流成果。
(二)课堂实施阶段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晋江历来重视传统村落保护,至今保留有30至300年前的历史风貌建筑6500多处。
议题一: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政府哪些做法值得我们点赞?
学生列举了政府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的文件:比如《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和政府建立财政资金专项补助机制等。此外,还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实例晋江市政府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正面做法(以五店市传统街区为例,晋江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梅岭组团改造时,重视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文化遗迹和历史建筑保护,晋江把市区最黄金地段250亩土地保留下来,建设五店市传统街区,集中保护了89栋明清以来的历史建筑,并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再现闽南特色生活场景。)
通过这一议题的讨论,学生感受到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正面做法,树立了文化自信,培育了政治认同。
议题二: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村落?
学生结合“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进行理论方面的阐述。结合本小组搜集的资料,指出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但是村落破坏日益严重,保护迫在眉睫。
议题三:如何处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学生指出如果只是简单开发会增加村落被破坏的风险;如果只保护不开发,又存在保护的经济压力。在阐述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时,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用辩证思维方法避免了片面看问题,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了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议题四: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指出: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这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要与危害传统村落文化遗存安全、破坏文化遗存历史风貌的行为作斗争。要行使权利,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通过提做法,体现了他们增强的公民法治意识,也有助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探究使学生在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后反思
围绕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以学生观点的表达和解释为结束节点的。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及其成果表示肯定,同时,还要指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比如针对学生表达中出现的思维定势,观点单一、流于表面,思考不深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做好总结与提升。包括知识内容的整合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二、议题式教学模式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落实核心素养教学
教師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观念,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思考以及讨论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享受知识学习的过程。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选议题,引导学生充分准备,课堂上围绕议题营造探究氛围、充分探究,课后及时反思,进行价值引领,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核心素养提升
学生形成对学科价值的认同,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在学生对议题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对实际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通过对材料分析筛选,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通过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参与和组织活动的能力、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辨证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