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霞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关注度逐渐提升,课程教学方向有了明显的转变。小学美术课程教学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学习水平,强化个人的鉴赏能力是基础。如何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转化,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是美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阶段,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强化自己的美术意识,美术课程教学效率便能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
引言:小学美术作为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础性科目,美术教师需要遵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做好对各个阶段的美术课程创新实践探索。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本身就是基础,当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就能避免对教师的课程讲解存在过度的依赖性,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笔者将深入探索美术教学阶段,寻找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期能够给广大美术工作者带来积极的借鉴参考。
一、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分析
1.美术课程教学不被重视
美术是小学阶段的副科构成,所以课时设置相对来较少,对学生的深入探索分析有不良影响作用。而短时间之间,美术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动手能力拓展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而且一周一节课的实际下,学生也会面对来自其它学科考核的压力,都有可能会出现对美术课程的占用,学生正常的美术知识学习时间也明显被剥削。当然,美术课程教学不被重视,是受制于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的,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进步极为不利。
2.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小学美术教师在授课阶段,未能合理利用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引导阶段,利用简笔画教学的途径,让学生做好基础课程的入门学习,但是,这一实践练习能够给学生带来的价值影响作用相对较低。而且,学生在实践阶段没有探究思索的机会,教师未能将教学思想进行统一,利用固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美术教学思想观念影响
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阶段,合理利用美术课程教学理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不少美术教师在教学理念应用阶段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更多的是将美术课程视为练习课,让学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各类图形的绘制与临摹。此时,美术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忽视,使得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生个人的美术课程学习态度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将教学理念有效应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进步有关键影响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相关举措
1.注重教学情境的优化建立
小学美术教师帮助学生探索美术基础学习知识,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手工艺、绘画相关的事件本身就是融会贯通的,都能作为艺术表现技法在实践阶段有效应用。因此,在课程教学指导期间,美术教师将实践探究目标确立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接收基础知识,并实现对美术学科的全面理解,对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有莫大的帮助。小学生在实践探索分析阶段,因为个人的求知欲、胜负欲的影响,会直接与同龄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将自己的实践探究问题进行改进,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在现代课程教学背景之下,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将课程教学情境优化建立起来。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做好对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学习,能够在实践探索阶段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师在情境创建期间,不妨将相应的生活案例带入到课程教学阶段,当美术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基本学情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情境优化设置,那么,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由此建立起来。美术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绘制或工艺品创作的途径,将自己所想像出的情节展现出来。此时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方法,学生的成就感逐步提升,进而能够积极参与各个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活动。
2.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升动手操作兴趣
美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个人能力进行强化。当学生在教学系统的引导之下,将知识探索分析的良好习惯构建起来,就能够在实践中,将自己的学习思维扩展开来。美术课程学习期间,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感,将学生的多方面感官调动起来。所以,美术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利用多样化的途径,实现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在美术知识探索分析阶段,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结构有限,会出现对美术知识内容的片面性理解,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将教学引导工作有计划地进行,让学生在创新实践阶段,获得强化个人能力的动力。如《春天的色彩 》这一课程教学阶段,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欣赏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五颜六色、鸟语花香。接下来,美术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或进行联想探索,利用画笔进行作品的色彩搭配,或者让学生制作工艺品,帮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所理解的春天。此时,美术教师能够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心理集中把控,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起来,学生有了创作动力。
3.通过手工制作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生掌握相应的绘画方法后,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手工制作相关活动的探索,也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教师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手工活动的实践探索,为确保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全面培养,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手工作业,或设置相应的手工比赛。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而对一些表现欠佳的学生则提出鼓励。显然,美术课程教学环节设置手工操作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的动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升,且个人美术学习潜能也逐步激发出来。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指导工作时,美术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获得强化动手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完成互动交流。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提升,动手能力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娜娜.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9(06):84-85.
[2]杨玉霞.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參花:下半月,20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