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吉丽
摘要:自主游戏环节是幼儿园游戏组织以及教育活动开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幼儿教学阶段,有效的自主游戏需要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自主游戏环节存在着自由放任和过度,强调自主游戏教育价值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要教师注意运用指导策略,调整自主游戏环节的严肃性,将快乐学习融入到幼儿教育的理念中。
关键词:幼儿教学;自主游戏;教师指导;快乐教育
前言: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活动,是引导幼儿社会化的初步途径,也是培养幼儿集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在幼儿游戏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因此,在指导幼儿园的自主游戏环节时,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引导者的角色,在游戏策略以及角色定位上对幼儿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指导游戏方案,注意游戏安全
在以往的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很多小朋友习惯于三三两两的结合游戏,对于一些特定的游戏重复玩耍,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做好监督人的职责,注意保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即可。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收获有限,可能无法为幼儿带来有效的游戏体验,不能培养集体意识,更加不会将其社会化的初步意识引导出来。这就要求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责任,将不同的游戏引入到自主游戏环节中,带领全班同学合作游戏,快乐学习。
例如:幼儿在进行“老鹰捉小鸡”自主游戏时,很多同学在自主游戏环节中往往表现出了较强的独立性,只愿意和相处好的同学进行合作玩耍,而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共同游戏。这和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很多幼儿都习惯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圈。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引导者角色的责任,在自主游戏环节开始时,就将所有同学集合起来,向大家强调“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是老鹰捉小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可以团结一致一起玩耍,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人越多玩起来就越开心,各位小朋友要不要尝试一下呀?”一般而言,在教师的口头引导下,同学们就会表现出团结一致,共同游戏的意愿,可以有效解决幼儿不愿意团结游戏的弊病。
为了对该游戏进行更有效的创新,教师也可以在游戏环节插入一些特殊的元素,在指导游戏方案方面提出自己的创意。例如在开始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之前,为了让幼儿先行了解游戏规则,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之前让大家制作一些老鹰和小鸡的头冠。这要求教师在开始自主游戏环节之前,就预先准备好半成品,让幼儿进行简单粘贴就可以开始游戏。既能节省自主游戏的有效时间,又能够让幼儿充分了解游戏规则,清楚自己在游戏中的身份定位,认真感受游戏的乐趣,融入到集体游戏的快乐情绪当中。让所有同学带着头冠进行游戏,同时也是一个特色游戏环节的体现,既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将手工内容融入到了自主游戏的环节当中,寓教于乐,实现了在游戏环节中快乐学习,同时快乐游戏的双向教学要求。
但在游戏环节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保证全程监控幼儿的游戏过程,排除游戏场地中的诸多危险因素,尽量将老鹰捉小鸡的活动场地安排在安全垫之上,防止有幼儿摔倒擦伤,出现一些意外的受伤情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和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或摩擦,教师也应当及时出面进行调节和规劝,保证游戏环节能够在欢声笑语中有效进行,提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动静结合,在保证游戏快乐的前提下考虑教育意义
在以往的幼儿自主游戏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强调游戏的教育性,希望通过自主游戏的环节,给幼儿带来学习以及思维上的拓展和提高。但是鉴于幼儿阶段的同学接受能力有限,心智发展还不完全,在接受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很多教师的这一想法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这就说明教师以往的游戏观念是不恰当的,在自主游戏的环节中,保障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游戏环节中收获快乐,应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教育意义,要先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沉浸在游戏中,才能考虑教育意义的体现。
例如:在进行“123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班级幼儿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为了提升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可以让每一位同学轮流担任“回头客”,而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教师应当全程监督幼儿的游戏环节,防止出现“回头客说某同学动了,而某同学却说自己没动”的矛盾情况。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应当担任引導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把握整场游戏的公平性以及安全性,为幼儿快乐学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一切皆以快乐游戏的目的为主
在自主游戏环节结束之后,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收获快乐,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所有同学暂时集合,或者回到教室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今天的游戏环节做出一个简要点评,表示:“在今天的游戏过程中啊,老师发现各位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棒,不争不抢,也没有挤压打闹的情况,同学们玩的是不是也很开心呀?但是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当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个人有没有做小动作的时候,看得还是很明显的!所以这个游戏就告诉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要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不要随便做小动作,不然教师在讲台上可是会看得很清楚的哟!”通过简单的游戏环节,既能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又能够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纪律意识和群体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幼儿教师还是应当注意用语,尽量不要使用过于教条化的语言,要让幼儿依然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在快乐情绪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理解其中道理。同时,在幼儿园学习日常生活的规则和纪律,运用这种寓教于乐,动静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好培养幼儿的社会化意识,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总结:
自主游戏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在幼儿园游戏中占据中心地位。有效的幼儿自主游戏离不开教师的科学观察和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者的功能,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玉茹.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探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54-55.
[2]魏文云.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J].科教文汇,2020,(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