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政
摘 要:化学是学生求学生涯中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考的理科综合试卷中化学也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学科,化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而面对高考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考试题目,只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考出理想的成绩。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详细阐述高考化学备考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考化学;化学备考;化学教学
一、把握“根”与“经”,科学备考
化学教材是高考化学考试的根源所在,而在高考中体现的课标要求和考试事项则作为高考的经脉。高考试题虽然一直结合时代发展不断革新自己的出题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考察题型知识点方面相关的题目是殊途同归的。因此在高考备考的教学阶段,教师仍然要坚持以化学教材为主考试题型和大纲要求为辅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科学备考。
我们以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一卷为例,该试卷中的第26题就是一道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题目。在题目中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硼酸(H3BO3)的基本概念和用途,从出题角度而言这道题的出题方式符合高考化学课标要求,但是从根本上讲从考查的内容仍然是书本知识。比如该提的第1问“在95摄氏度中“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的解答就需要学生密切结合书本,以书本为根源。所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书本教学不动摇,把书上的知识点向学生讲透讲清,夯实学生的基础。
二、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有机结合
由于时间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化学备考的过程中教师会因为教学进度远低于预期而焦虑,学生会因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急躁。因此在化学备考阶段满堂灌、囫囵吞以及数量取胜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种教学方法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很辛苦,学生的学习工作也面临着很大压力,许多学生在课上听课时就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并没有从根源上把相关知识点完全理解清楚。因此为了提高化学备考效率,教师应当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我們以化学课本中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部分的知识教学为例,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排列规律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学生在日常考试中经常要用到的规律。因此在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预习工作,先大致的熟悉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并把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标注出来。在课中阶段认真听教师讲课,及时的和老师做好互动沟通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和题目类型在课堂上统一解决,而在课后,学生要加强复习工作进一步地把书本上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自己寻找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课上所学内容。通过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可以切实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备课效率。
三、关注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学科,所以在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室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一部分。同样的,在高考试卷上化学实验也经常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很多学生因为对化学实验的掌握不够理想,从而导致了在高考中丢掉了化学实验的分数。因此作为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备考的工作中一定要教育学生注重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我们以2019年全国理综一卷第27题为例,这道题目就是一道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考察学生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进度开展到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部分时让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利用废铁屑制备硫酸铁铵的化学实验,那么学生肯定会对化学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每一个步骤背后的目的都非常清楚,解答这道题目自然也就更不在话下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也仅仅是停留在实验步骤和具体实验方式的层面上,而近些年来在全国理综试卷上出现的化学试题其形式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比如以侧重定量实验、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为主要考察点的题目类型层出不穷,所以作为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全方面系统化地了解化学实验,每一个实验道具拥有什么作用、每一步的实验操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化学实验完成以后如何科学地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对本次化学实验取得成果的评价与解读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完全掌握。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以在根本程度上发挥出化学实验的最大价值,提高学生在解答高考理综化学实验试题时的能力。
四、加强日常练习,提升学生效率
在高考中,化学并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而出现而是与物理生物这两个学科综合最终组成了一张理科综合试卷,所以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仅需要结合医学化学知识完成题目解答,在完成这一步工作时也要密切均衡考试时间的分配,如果学生在解答物理试题方面消耗了太多的时间,那么其解答化学试题的时间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
我们以2019年全国理综试卷一卷为例,纵观整张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需要解答的题目数量一共为35道,而相应的考试时间只有150分钟。从表面来看在150分钟内完成35道题目的解答似乎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由于题目难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场考试心理素质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的解答。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工作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题目的解答。而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可以和物理教师、生物教师开展教学合作,比如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组织一次理综模拟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解答,这种做法对学生提升做题速度和做题效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开展教学反思,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工作并不是一个一往无前的过程,在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也应当及时回顾自己教授的知识内容,反思自己的上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纰漏。
比如教师在开展氧化剂和还原剂部分的教学时,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以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工作,比如通过布置作业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通过与化学课代表直接沟通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哪些部分是感觉吃力等等。比如教师通过这种教学反思得知了学生对氧化剂中活泼非金属单质和还原剂中某些非金属单质容易混淆,此时作为化学教师应当立即开展反刍教学,帮助学生彻底消除这一部分的学习疑问。
六、锻炼心理素质,实现轻装上阵
高考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相继曝出某位考生因为一科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选择放弃参加其他考试科目,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等不良事件。这些事件的出现与学生缠弱的心理素质具有着直接联系,高考的考场气氛是非常严肃甚至压抑的,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学生产生出了非常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造成了情绪波动,那么即便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多么牢固在此刻也会显得异常苍白,学生因为过度紧张遗忘掉了倒背如流的知识在高考考场中屡见不鲜。因此作为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让学生做到轻装上阵。
关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塑造考试氛围,让学生对考试产生免疫力。学生之所以在高考考场中显得尤为紧张,主要是因為在日常的学习中对类似的环境氛围感知较少。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与高考气氛十分接近的考试,那么学生的紧张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塑造出考试氛围。比如在教授完某单元的化学知识后,教师可以寻找相关题目然后以考试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考察,考试时间、监考人数以及学生的排列座次都要最大程度还原高考,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对高考这种紧张的考试氛围产生心理免疫能力。第二,加强心理辅导。在考试中很多学生之所以紧张并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薄弱,而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谈话、点名回答问题等方式对这些学生加强心理层面上的辅导,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最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不再害怕考试。第三,做好预备工作。所谓预备工作就是指当高考临近之时,教师要主动驱赶班级内笼罩的低迷气氛,塑造一股快乐的空气让每一位学生忘却烦恼,实现轻装上阵。比如教师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对高考的看法,从而降低高考在学生心中所占的过高比重。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班级交流会,说一些轻松愉快的事缓解学生的压力,实现每一位学生轻装上阵。
七、结语
理科综合在高考中占据着300分的总分数,因此理综科目的考试成绩将对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一门融合了生物物理和化学三个学科的试卷,理综科目对学生的解答能力和宏观布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当通过坚持书本教育为主、有机结合课前课中与课后等教学方式努力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以及解答化学题目时的答题效率,从而保障化学科目取得理想成绩,最终推动高考总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燕,解慕宗,徐俊龙.高考化学信息型方程式复习备考策略研究——基于2018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据分析[J].化学教学,2019(05):22-27.
[2]赵莽焱.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19年备考建议[A]..中学教育科研2019年第1期(总第228期)[C].: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4.
[3]张蕾.高中化学高考备考策略的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6):60.
[4]林亮.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素养与备考策略研究——基于江苏高考化学Ⅱ卷分析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08):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