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知识分子

2020-09-10 07:22许倬云
阅读时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想境界文官董仲舒

许倬云

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北宋的张载,与王安石同时代,曾说过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可以说是人们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方向或维度。我在这里稍做扭曲,将张载所说的这四个方向,转化成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天地立心”,也就是解释自然现象和宇宙意义,包括生命的意义、古往今来的意义等。这类型的知识分子是理念上的哲学家。

第二类,“为生民立命”,属于实践的维度。他们为普通人寻求生命的存在。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是把理念付诸实践的执行者,他们或许是官员,或许是社会领袖。

第三类,“为往圣继绝学”,亦属于实践维度。他们想方设法扩大并传承所学,盼望后来的人学得比自己更好。每一个教书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得比自己更好,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四类,“为万世开太平”,属于理念的维度。这类知识分子提出一个理想境界──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生活或理想的人生态度,盼大家往这个方向走,并且用这些理想来针砭、批判、矫正眼前所见不合理的地方。假如没有长远的理想目标,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不错,也许就糊糊涂涂地过下去。当一个理想境界悬在那里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离理想境界差多远。这个类型的知识分子,可以是革命者,想把现有的秩序推翻,朝理想方向走去;也可以是改革者,认为现在不符合理想,定个方向一步步改好它。这些人无论做得好坏,其主要动力都是把人类推向更好的境界去,而“更好”两个字,可以是吃得更饱或活得更快乐,当然还有各种不同的定义。

秦汉以后,政府的文官基本上以读书人为主,偶尔,有些征服王朝会任命马上英雄,但是最常见的,主要以读书人担任文官。董仲舒是最典型的“为天地立心”型,他的天人感应系统是把当时所知的各种知识归纳成博大复杂、几乎无所不包的解释哲学。这一系统的知识分子解释哲学,可批判之处很多,不过,董仲舒的努力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在董仲舒之前,也有过《吕氏春秋》《淮南子》做过类似的解释工作,但规模之庞大,涵盖面之广泛,都没能超过董仲舒。当时《礼记》的《大同》篇提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境界,到今天还是做不到,几千来年,许多人打着“天下为公”的旗号,做着“天下为私”的事情。《礼运·大同》所说的,就是本文刚刚在第四个类型中谈到的理想境界。除了《礼运·大同》,还有如“桃花源”等其他的理想世界。不论从大的社会或小区,我们都曾有个理想的境界高悬在那里。

努力寻求、实现上面所提的四个维度,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自我期许的常态。有人努力于哲学的思考;有人在文官系统工作成为“良吏”;有人诲人不倦成为“良师”;也有人想建设大同世界、桃花源。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在这几个维度里不懈地努力。

知识分子努力的目标

凡是时势比较好的时候,例如开国之初,不少知识分子努力于全盘性讨论,投入解释新秩序,如董仲舒一类人物,便是有着理想志业的第一类型知识分子。

另一方面,时代和社会碰到困厄和挑战时,抗议性知识分子便应运而生,如东汉党锢。东汉读书人把儒家悬为理想,他们针砭政治的败坏、权力结构的腐败、皇权无限的膨胀、宦官挟皇权的作威作福,于是他们形成抗议运动,成千上万的学者投入其中,却最终被禁锢——形成历史上的“党锢之祸”。明朝东林党人即是。

当其他文化系统进入中国时,知识分子也会提出一些新想法作响应。

汉末到南朝,佛教进入中国,挑战了中国的文化系统,读书人发现:中国习惯的王朝制度有说不通的地方;董仲舒那一套也有许多问题,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大家不断讨论:灵魂是灭还是不灭?精神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一个出家人既然已经出家,还要不要向俗世君王敬礼?俗世君王可不可以统治不属于统治范围的出家人?这种情形,就是当一个已经固定了的大系统碰到外来文化挑战时,许多读书人投入其中,参加辩论,去做这一非做不可的事情。

又如唐朝初年,贞观、武则天时代到开元,政治清明,对外接触频繁,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正如杜甫的咏叹:人民富足,远游不必带粮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渔阳鼙鼓动地来”,霓裳羽衣舞就必须停下了,从此,唐朝一落千丈。

等到唐朝稍微安定下来,韩愈就开始讨论人生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政治之外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境界?这一波讨论,一直延续到南宋。唐宋的学者建构了一个伟大的思想體系,即后来中国的理学。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又把韩愈的系统加以精密重组,其中王阳明将中国思想体系重组成为一个精密的唯心论。由董仲舒到王阳明,可看出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理念的维度中不断努力。

在文官系统中做事,有没有好的人?历史上确实是有不少人宁可丢官,也要为老百姓做事。有很多读书人为官,成了“劳臣”,一辈子辛辛苦苦,只为完成任务。

此外,历史上冒死劝诤的谏官也很多。劳臣、苦官、谏官,都是文官系统中“为生民立命”之人。至于教书的,那就更多了,很多三家村学究教出无数好学者,许多平凡的私塾老师教出第一等视野的人物。曾国藩的老师并没什么名气,却属于这类人物。

综上所述,这里条分缕析的四个方向或维度,正是中国读书人努力追求的目标。

(源自《知识分子:历史与未来》)

责编:胡祖义

猜你喜欢
理想境界文官董仲舒
动静搭配:让学生步入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碍眼与碍心
打造生机盎然的理想数学课堂
优贤不扬历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自主 交流 拓展
董仲舒的“不表扬”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无为而治:走向中学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