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娇
摘 要:今年部分省(市、区)已开始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材是教育部按照2017年新课程标准编写修订的,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目标的变化,新教材在实施和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问题研究
2017年,教育部组织修订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修订了高中各学科新教材。新教材于2019年秋季在全国部分省(市、区)分步实施,并将于2022年秋季在全国各省(市、区)全面实施。全新的高中学科教材针对时代特色和新课程要求修订、增加和删除了一些内容,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新使命,但在应用和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高中语文新教材顺利实施提供帮助和借鉴。
1.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变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详细归划分,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新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每类占据不同的学分,包含了学生必须掌握和选择性掌握的各种内容,使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选择面更多、更广。
(1)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也分别围绕四大核心素养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文的本质,塑造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焦点更加聚集,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2)教学目标增加
原有的课程标准设置了五大教学目标,新课标将其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和理解能力。新教材针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变化,修订、增减了相关内容,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细化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
(3)新增选择性必修内容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规划中设计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在新教材中分别针对这三类教学内容进行了教材编排,其中高一學习必修上、下册,高二学习选择性必修上、下册,高三学习选修上、下册。新教材内容编排上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分开进行,使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清晰明确各阶段主要学习内容和保持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4)以任务群、学分等方式明确教学知识点
新课程标准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共计26个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通过18个学习任务群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通过26个学分明确教学课程时间,各学习任务群和学分贯穿整个新教材,按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规划和难度分布进行。
2.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高中语文新教材由于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内容进行编写和修订,与原有的课程标准规划相比有较大改动,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时间对其内容进行熟悉、理解、转化和实践,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拟对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为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实施提供借鉴、做好准备。
(1)核心素养的塑造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实施体现对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塑造能力,而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将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能的表现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新教材的实施不彻底导致的教师对新教材的教学不成熟问题以及教师受教学环境限制导致的新教材实施不全面问题。
在新课程要求中,对于古文不再以内容或形式进行单篇文章的学习,而是以任务群方式将同一形式和思想的古文整体串联起来,以培养学生在古文学习中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高一上册语文新教材为例,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教材将《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同体裁的诗词安排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在语言、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四言诗、七言诗、词、游仙诗等诗歌和词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古代诗词体系语言、格式、韵律、情怀、审美、鉴赏等方面的体会和能力。
教师如对新教材学习任务群和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足,将会造成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失败,轻则影响学生高中语文学习成绩,重则影响学生今后一生的语言文字及文学学习和鉴赏能力。在针对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把握教学任务群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关系,坚决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来进行新教材的实施,要整体把握任务群所有篇目的核心内容,全面覆盖、全面分析。
(2)课程目标的实现
原有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了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大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积累与构建、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和理解多样文化。由于课程目标的扩充和细化,教师在新教材实施和应用中,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将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发展思维能力上,语文学科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较为困难,语言文字在逻辑、辩证等思维能力的表现上较为抽象,学生无法直接根据枯燥、单调的语言文字进行形象生动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突破。以《拿来主义》为例,教师在课文教学时如果没有采取适当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教材过度解读,产生反对一切“拿来主义”的错误思想,学生从课文出发,被动、教条的接收课文,对拿来主义不能产生形象生动的理解。教师应当从课文写作背景出发,提供鲁迅先生创作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快速的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本质。
总结
高中语文新教材于2019年秋季已经在部分省(市、区)实施了,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增改。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与原有课程标准的变化,提出两点新教材实施中关于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具体课文为示例探索具体问题,为后续研究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伍国林.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