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科
摘要:新的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成为备受重视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即在挖掘和明确课程内容中所包涵核心素养素养要素,并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要注意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素养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学心得
新的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成为备受重视的热门话题。以下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高中化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导向。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表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通常来说,由于每一节课程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包涵有不同的核心素养要素,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分析和明确其中所包涵的一种或多种素养要素,并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较深刻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从而达到锻炼素养的境界。下面通过两个实践案例来对此作具体的呈现,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二、例谈论高中化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该节为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其中包涵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四种要素(下文有具体呈现),故可以算是比較典型的案例。该课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学习简单有机物烷烃、烯烃的延伸,也为以后选修教材中苯系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学生通过学习甲烷和乙烯的内容,基本能够掌握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及各自的特征反应,并可以运用各自的特征反应鉴别两种物质。因此学生有能力推测苯的结构及性质,并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基于以上的简略分析,笔者所设计和实施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是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核心素养的渗透奠定必要的基本。在该环节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为新知融入知识体系做好衔接。在此过程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面。众做周知,无论是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还是有机化学不同类别物质的认识,应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掌握了结构相似性与性质相似性的关系、掌握了有机化学学习就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初步具备预测物质性质、模拟书写反应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强调结构的分析。通过复习烷烃的C-C结构,烯烃的C=C结构,掌握对应的特征反应分别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为有机物的学习打开了一个思路。
其次,是苯的结构的确定。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应用有机物结构确定的基本思路:即组成元素确定--确定分子式--推测可能结构--确定结构,构建系统的思维模式。在此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依据不饱和烃的性质设计实验,寻找实验中的现象作为证据进行推理。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建构研究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要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并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实践,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周边的人和事,传递正能量。
再此则为苯的性质的学习。重在让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分析苯的性质。核心素养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苯的性质是在苯与液溴、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中获得的,突出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建构物质性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中为了解决溴化氢检验问题,利用四氯化碳除去挥发出的溴蒸气,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产物中溴化氢的生成与检验,判断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进一步体会苯的结构特点。
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通过对从煤中获得的苯的过程及苯性质、用途的分析,提高对煤综合利用的认识,对于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不难发现,上述的教学过程虽然表述简略,但突出地体现了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在变化中,我们要运用探究的手段,要在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要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同时我们要关注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在发展学生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三)醛、酮的化学性质的教学
以渗透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课堂教学,有时还可将相关的知识组合起来讲解,构建专门的“核心素养渗透课”,这也是目前关于核心素养渗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意义同时是为了落实模块化教学理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课型通常采取探究教学的方式。笔者亦曾对此进行尝试,如醛、酮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教学过程可简示如下(核心素养的过程体现与其中):
乙醛能发生氧化反应,则在反应中做还原剂,给学生提供常见的氧化剂,运用已有知识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小组合作意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醛基的特征反应实验,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看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科学正确的进行实验,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反应现象,启发他们思考出现各种反应现象的原因,进一步引导他们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的反应机理,尝试写出两个反应的反应方程式,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根据现象来分析问题的技巧,而且培养了学生根据实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透过现象抓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渗透,即在挖掘和明确课程内容中所包涵核心素养素养要素,并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当然,课堂教学中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是一个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浅见,愿与同仁分享。
参考文献:
[1]韩鹏.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微探[J]. 文渊(高中版),2019,000(005):555.
[2]李伟. 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 考试周刊,2017: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