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分析

2020-09-10 09:23:52刘永平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高中生现状

刘永平

摘要:相较语文、英语等学科而言,高中数学学习的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阅读能力辅助。因为学生只有会读题,才能抓住数学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对其予以加工、整合、梳理、延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但是,高中数学的特点,使得其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与语文、英语等学科有着很大区别。然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以致目前很多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都比较欠缺,有些甚至不会阅读。而阅读能力的不足,也使得其在数学学习中理解、分析、探究的方法不够科学、多元、丰富,进而严重制约了其数学认知发展。对此,教师应该从深入了解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出发,并加强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提升策略,通过诸多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教学措施的落实,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数学阅读能力,切实塑造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策略;分析

數学阅读能力是每一个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意识,其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而且,由于高中数学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切实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抓手,通过对教学侧重点的倾斜、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学目标定位的迁移,从不同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会在数学学习中阅读数字、公式、概念、定理,并根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与认知,充分领悟数学的内涵与本真,在数学阅读能力的驱使下促进自身认知迁移与发展实现。

一、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联想记忆能力、阅读推理能力、数学语言理解应用能力等几个模块,其彼此影响、相互关联,在不同层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质量。然而,很多高中生在数学阅读能力方面都比较欠缺,导致其数学学习的开展与落实,面临诸多问题与巨大挑战,数学认识夙愿的释放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也难以实现。

1.教师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抽象性很强的认知工具,其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很高。然而,很多教师在落实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对于公式的掌握、概念的理解、定理的内涵、问题的分析,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重视不够。以致很多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不良习惯与意识,在学习数学中很少去认真阅读、悉心推敲、充分领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变处于搁置状态。

2.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普遍比较欠缺

由于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往往在学习数学中不会阅读,对于潜藏于数学知识中的关键信息、隐含条件等不能及时捕捉,进而极易忽视、淡化一些更为关键、有效的数学信息,在解题中陷入误区、在学习中陷入困境。同时,受到阅读能力不足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总会忽略知识、问题之间的细微差异,极易陷入思维定势,数学学习的发展性、科学性也难以彰显。

二、提升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针对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有意去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实践探索、感知体悟中学会阅读,掌握方法,高效阅读,逐步提升自身数学综合能力。

1.从阅读数学教材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中数学教材的信息量很大,其中涉及的很多例题、公式、概念、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且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性。而加强对教材阅读的指导,则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以阅读教材为辅助,按照课前预习、课上跟读、课下复习的模式,为学生设计一些必要性自主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发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对教材中的引言、概念定理、公式、思考题等内容,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在阅读“引言”中了解学习内容的基本构架,在阅读“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中明确学习重点,在阅读“例题、习题”中进行思考、理清思路。尤其在阅读“公式”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首先去分清公式的前提条件和推导结论,接着理顺、弄通公式论证的过程,探讨各种证明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性,随后注意联系相关的定理,进行对照分析,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后分析公式是否能够逆推,并对其进行广泛、全面的应用。通过对教材的充分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保证。

2.从开展对比分析着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数学语言是数学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其具有很强的严密性、系统性、准确性、逻辑性。而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学语言进行阅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又有助于对学生严谨态度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分析一些特定概念和固有名词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对“有”和“有且仅有”,“乘”和“乘以”,“增加”和“增加至”等数学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会读题,通过一些数学语言之间细微差别的解读,在解答数学问题中认清题干,精准分析,准确无误解答。同时,教师还需要有意强化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成浅显平实、简单易懂的直观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阅读方法的驱使下提升数学认知能力。

3.从数学问题引导切入,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主宰,对学生思维、认知、理解能力的强化有着重要影响。而学生在阅读问题的过程中,自会根据对已知条件、隐含条件的分析,明确解题思路,进行数据处理,开展深入思考,使数学学习的针对性得到显著提升,于无形之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开展“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延伸阅读的方式,结合不等式关系,引导学生去详细地理解数量关系与计量关系的变化。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提问相关的不等式表达,在柯西不等式等一众常用的公式定理中,使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结构,在数量与计量上产生较深的认知。最后再引入诸如高次方程与二元方程组等信息,加深学生对变量、移项与组合等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结论

总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引,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训练。而只有以更为充分的阅读能力为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内涵的理解、数学规律的掌握,才会更加深入、到位、充分。因此,针对目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教师应该开展深入分析与充分研判,以找到有助于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与科学途径,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层面、领域予以强化,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阅读、科学阅读、高效阅读,在阅读中搜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加工、内化、领会,为促进自身认知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塑造而提供助力,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秀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途径[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21.

[2]梁宏晖.高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问答与导学,2019(33):24.

[3]翟荣俊.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9):80+79.

[4]游明波.提高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24):65-66.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高中生现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