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摘要: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要求全面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并不需要考试的机器和学习的工具。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阵地,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实现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讨论交流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从根本出发,结合物理学科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最终才能够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枯燥沉闷的,教师应善于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民主互动式的提问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关注学生们的课堂感受,用商量的语气提出问题或要求,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思考环境。学生心理负担小才能更好的去思考,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其敢于发言的自信心的。此时,教师应该采用“磋商式”提问,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的体现,促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被动思维转化为主动思维,变依赖教师解决问题为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探求答案。
例如,在教授《焦耳定律》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并不会急着展开教学,而是先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对本节课程的知识进行自学,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相关知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会要求学生们将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勾画出来,并且做好标记,如,电流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课程正式开始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碍于心理、面子等因素,纠结要不要举手提问,针对学生们这一现状,笔者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完善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优化课堂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定与反馈,公正客观的课堂评价能够成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真正提高对课堂评价体系的关注和重视,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促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树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心,进而巩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教授《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时,课堂评价是初中阶段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方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所以,笔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感受到被表扬的喜悦心情,在评价结束后,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更加高涨。再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促进学生们对自身学习方法的改善。这样,笔者通过優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注重学生讨论交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的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有所侧重地去改革传统教学策略,增进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交流。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进而以问题为驱动来激发学生合作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和交流,营造一个民主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磁现象 磁场》时,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简单的磁现象,学会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本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展开实践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布置探究任务来引导学生们讨论,如,磁现象发生在哪些物体上?如果利用磁铁去吸附铁块、铜块、木块,会发生什么现象?任务下发后,笔者将课堂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这样,笔者通过注重学生讨论交流,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互动。
总的来说,有效教学的实现不仅关系到学科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说,身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高水平的教育素养,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思想和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讨论交流等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从而建构科学稳定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生生间的良性沟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以真正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明邦.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2017(12):227.
[2]陈健美.基于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7(11):61.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