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富斌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师逐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以多种方式探索和研究有效的语文阅读策略。但从目前中学语文阅读课程看,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重视学生的真正需求。中学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有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知识的总体把握, 是学生文化水平的总体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正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在有效的教学理念下探索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中学语文阅读课程现状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许多语文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学生进行大量、专业的阅读训练,然后, 进行相应的解答和总结,然而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及其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阅读课的效果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也相违背。
2.教师选择的内容有限
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有限,多是基于教科书的课文内容。大多数学生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也就很难通过阅读扩大视野。同时,阅读教学也受时空限制,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的阅读实践意义很小。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教学模式单一或形式化。另外,很多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忽视了为学生营造阅读环境,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间的差异,这也是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的阅读策略
1.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抛弃旧的教育观念,明确指出阅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虽描写平淡, 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中学生的人生经验有限,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明确阅读目标, 以此深入钻研文章。
例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本文的语言平实, 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积,但文章描写细腻,是经典作品。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必须抓住“背影”一词,因为在文章中先后四次重点描写了父亲的背影,所以要明确作者为什么要写“背影”。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创新问题设计,明确学生的阅读目标,如“用儿子的视角描绘父亲的爱,强调父亲的背影”“背影与父亲的爱有必然的联系吗”等。通过运用新问题活跃学生的感情和思维,更好地扩展学生的思维意识,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促进初中课堂的有效阅读,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在日常多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老师可以定期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读书感觉,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机会, 既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进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外,还应积极地向课外展开, 向学生推荐相关文章,让学生进一步阅读。例如,在教了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后, 作者还发现了其他科幻小说,如阿瑟·克拉克的《星》、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马丁·艾米斯的《火星上的看守者》、雷·布莱德伯瑞的《细雨将至》。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科幻作品。在反复阅读同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科幻类作品的特点,提高其认知,提高学生对阅读信息的筛选速度和筛选能力。此外,读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指导他们将精彩的语言摘录下来。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的自制力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主导性的培养, 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3.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阅读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索阅读资料,丰富阅读内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初中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使学生能够直观阅读文章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木兰诗》的课程时,可以结合信息化教学设备介绍花木兰的时代背景,或者播放花木兰的电影剧片段, 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又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著名的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具体构建,让遥远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大有帮助。录像、音频等能刺激学生的感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教学场景,帮助他们降低阅读难度,提升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学生自身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发展和进步,促进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进步,为社会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清 . 浅谈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战略研究 [J]. 学周刊,2019(34):110.
[2]银年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的有效策略探讨 [J]. 名士在线,2019(27):32-33.
[3]潘景茚 . 星星点灯 慢慢引领——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中有效阅读的方法探究 [J]. 知识文库,2015(24).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