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最好的办法是:赏识和爱心!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受到赏识,他们才能受到感动。教育者,爱胜过一切。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用真情去感化常被遗忘的孩子;用诚心去关注孩子,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用耐心去教导学困生。不厌其烦地接触他们,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大的进步。用“爱的心雨”来浇灌孩子们,他们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关键词】学困生;赏识;爱心
只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 —— 圣西门
我们都以为教师并非是天才,天才们都忙着去研究高深的科学知识了。同样,教师也不会以为那些学困生是天才, 天才的学生成绩是不会倒着数的。所以,教学之初,对于圣西门的话,我是颇有疑义的。
天才的幼芽里面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吃力,我们现在称之为“学困生”!转变学困生,是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最劳累的一项工作。但我相信,从对每一个孩子的赏识出发,用爱心去培养每一个学困生,给那些所谓的“差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赏识和爱心—— 是教学的法宝,也是我所采用的最有效的利器。
(一)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学生们一旦受到了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 赏识就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差,不做作业,还爱打架。上课故意捣乱让任课老师生气,下课带着两名“小弟”全校乱窜。我刚接这个班级的时候,提到他的大名,老师都摇头叹息; 有的直接说:“不用管他,浪费时间!”我的作文课上, 大家都在认真写作文,而他,拿着本漫画书哗啦哗啦地翻着, 偶尔还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我,。我靠近他,低头看了看他的书,然后笑着走开了。他本来准备好接受我“大发雷霆”的, 可是我没有,他倒感觉有些“战斗”无趣了。“手球”比赛时,我让大家选队员,可是没有同学选他,因为上次比赛, 他故意把对手的鼻子打的哗哗流血,害的我们班被扣分。这次我建议让他上,并且比赛时,我不停的给他加油,不停的喊他的名字,他也没有再犯规。那次,我们班比赛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同学们都热烈地为他鼓掌,他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与自豪。以后班内有什么活动我都让他参加。他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被调动了起来。他不写作业的次数少了,上课说话的声音也小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其实不责骂、不批评, 不高声表扬都是对自尊心极强的“学困生”的一种尊重。
2、赏识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其实,赏识并不等于不停的夸奖,只需要你耐心的去发现学生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就可以了。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樹立自信心 , 在“我能行 , 你也能行 , 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 , 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 ,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纵观在校的部分被同学、老师、家长视为“学困生”的学生,他们常常受到抱怨、指责、贬低及各种各样的刺激。于是,孩子的志气一天天消沉下去,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暗淡, 逐渐丧失了自尊和自信,言行举止也就随之“笨’’起来了。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利用赏识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允许他们失败。让这些“学困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定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二)教育者,爱胜过一切
赏识来自何方呢?它来自教师对孩子最真心的爱!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者,爱胜过一切。
1、爱就是要用真情去感化常被遗忘的孩子
我们常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由于学困生常常被遗忘,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由“学困”变“学优”不大可能。它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我想: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我们那样真心的做了,他们就一定会改变的。
爱就是要帮孩子们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有的孩子智力稍低,一篇不算长的课文如《短文两篇》要背好几天,于是我便给他们订计划,第一天只背第一节,甚至只有几句, 这样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当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第二天,有的竟主动要求背两节,当然第二天也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内容第三天全背完了。当其中一个背完全文时,他长叹一口气说:“原来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说完,竟然向我深深的鞠了一个躬。当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为学生的进步,也为自己的努力。爱——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喜悦是收获呀!
2、爱就是用三心去点化孩子
花的“蕊”需要三个心,才有艳丽的花朵。同样的,点化“学困生”需要用三心:“诚心、爱心、耐心”。用诚心去关注孩子,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用耐心去教导学困生。我们就会发现“学困生”身上也有许多的闪光点,也有许多的优点。只有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我们老师才会真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如果说教师娴熟的“教法”能造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成功”;毋宁说教师们的爱心、耐心和诚心是造就学困生的成功的基础。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成功的教育,正是‘爱’创造的奇迹!”
现在,我们的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我们应该努力给在繁重的课业下艰难跋涉的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很棒、你很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来浇灌孩子们,让他们先长成参天大树,后开出朵朵繁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新时代我们,相信每位教师都会变为天才的伯乐,培养出一批曾被称为学困生的“千里马”。给“千里马”的梦想插上的自信的翅膀,使他们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青岛出版社 方圆主编
[2]《中学语文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绍禹主编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