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
摘 要:课程体系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地方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凸显自身的特色,才能够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地培养出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化与整合为中心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优化和整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TQ-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05-02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应用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整个学科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从当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中未重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未建立有效的考试反馈机制[1]。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到过去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时间影响,在短期内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前很多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地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导致很多学生依然陷在只知背书的恶圈里,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很多教師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指导性,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模式。这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均起到了消极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未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目标一经确立,教学安排和整个教学过程就应该随之做出应对。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未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反而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每天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2]。真正地掌握知识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否则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过段时间就会全部忘记。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任何课程改革以及课程质量的完善都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无论对学校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并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有些学校虽然建立起课程评价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却只重视形式或者只重视结果,根本无法对课程质量做出科学有效而又全面的评估,导致这些评价体系只能够发挥形式化的作用,并不能够为课程改革发挥有效的调控、指导作用[2]。
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尽管当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相关决策的时候必须自始至终以这一培养目标为导向,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明确这一培养目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引导课堂设计与安排,力求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所帮助[3]。对于学生来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要成长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千万不要过度地沉溺在理论知识中,应该适当地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当发现教室教学活动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时候,也应该勇敢积极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建议。
(二)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要注重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在巩固提升环节中设置一些小演讲、辩论赛或者小论文撰写等新颖的形式,鼓励学生勇敢地挑战自己,并使其能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行业间的一些前沿信息,引导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信息,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以求能够适应当前的行业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人们呼吁用一种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改变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用案例,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解决问题,还能够十分有效地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评价体系未发挥作用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应该创建一个能够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尤其是要突出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与建设之中。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脱离了学生制定出来的课程评价体系,也很难真正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之中,而且很容易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最终影响课程评价结果的正确性[3]25。
三、优化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主要包括:明确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核心课程体系;更新和筛选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分解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能力培养目标;多措并举,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一)明确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核心课程体系
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特色和人才培养重点,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为重要支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更加偏向于理科教育,基础理论的课时比例比较大,而同样重要的实验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却很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专业技巧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当前的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目的。从当前课程体系的安排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均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造成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应该将课程的设置同社会的需求挂钩,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充分考虑化工、制药、石油化工等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传授给学生一些核心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4]。
(二)更新和筛选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优化核心课程体系,需要及时地更新和筛选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应该更加注重突出实用性。课程设置情况与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等息息相关,课程内容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体现其先进性和前瞻性,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另外,应该在保证主干课比重的同时,合理地开设一些辅助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景,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分解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仍然有一些老师认为自己只需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对于教师而言,更应该认识到这个道理,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和自己的教学要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更新观念,引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前,需要让学生提前搜集和查询相关的资料,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案例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也能用这种能力去帮助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授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技巧,这对于学生来说远远要比获得纯理论知识要重要得多。
四、结语
在大学课程改革的内容中,课程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地方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凸显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地培养出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创建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与技巧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真正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玮.德技并修——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9(32):219.
[2]徐宗,涂小进.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收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4-25.
[3]李培艳,李建法,高玫香,杜松山,王晓艳.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與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9(10):24-25.
[4]王轶敏.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质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8):64-70.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