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0 07:22:44刘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刘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落地,音乐在小学教育体系当中的作用不断被提及、不断被重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中笔者就将以此为话题展开论述,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评价激励,增强学习情感”“因材施教,调动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激发创造力与合作意识”四个策略来打造高效音乐课堂,以期能够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音乐;高效课堂;课堂构建

所谓“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校现有的条件,以最少的投入收获最理想的效果,既完成教学大纲指定的教学任务,也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技能与核心素养的目的。随着音乐在小学教育里程当中不断为人重视,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自然也变得十分有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借助媒体情境,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音乐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也促使小学音乐课堂的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由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各类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为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呈现的“世界”当中,让学生增生更多新奇有趣的体验,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桔梗谣》这节课,这是一首典型的朝鲜族民歌,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朝鲜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桔梗飘香、长裙飘飘、长鼓、秋千等环绕的模拟环境里,感受这首歌曲里所蕴含的勤劳、活泼、轻松与明快。

(二)借助游戏情境,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注定对周边事物会充满好奇心,也充斥着无法阻挡的探究欲,而正是这种探究欲常常会激发他们体验、尝试和不断探索的热情。所以在音乐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利用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创设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比如在鉴赏《四小天鹅舞曲》时,因为音乐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西洋乐器,为了增加学生对这些乐器的认知和特点的了解,课堂上可以采用“乐器角色表演”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乐器角色,随着音乐的响起进彳模拟演奏。学生们可以想象在一座真实的音乐礼堂当中,在宏伟的交响乐表演过程中,这些乐器都有着怎样的呈现,使用这些乐器又各自渲染了创作者怎样的情绪和情感等。

二、评价激励,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情感

积极的评价和激励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而为了达成这样一种效果,教师就要采取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不断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让他们愿意學习音乐、喜欢学习音乐。比如花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当中,有很多弘扬民族情怀、彰显祖国美好的歌曲,教师可以从学生演唱时的情绪表现、精神状态来进行评价。与此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这些歌曲内涵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在课下广泛收集这类作品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些音乐的诞生背景、历史渊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甚至对学生的理解效果和程度展开评价。当学生可以就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各抒已见、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表达,并得到老师的合理评价或是高度认可后,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他们会因为被老师所认可,而更愿意阅读和理解各式各样的音乐。另外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除了由教师主导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引导互相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较之单纯由教师所主导的评价更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也更没有距离感,这有助于班级内部构建和谐、融治地学习氛围。

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与生俱来,所以其在音乐课上所表现出来的聆听习惯和鉴赏水平也会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倘若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客观性,盲目地使用“一碗水端平”的授课形式,那么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所谓高效课堂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在开启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课堂设计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差异性,并根据结果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音乐学习和素养培育的需求。比如就乐谱学习而言,很多小学生在进人小学之前已经将音乐.作为特长进行发展,提前学习了五线谱、节奏等音乐名词,这在无形中就拉大了和其他没有发展音乐特长学生之间的差距。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就不应该继续沿用“一碗水端平”的教学策略,而是基于这种差异性,采取“优势互补”的教学策略,-方面让那些有基础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鼓励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拥有的学习方法讲给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让其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如此既可以肯定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调动其表现的欲望和表达的积极性,也能为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寻找到最契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减少心理落差,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方面,对这些原本就掌握了-定基础的、音乐知识比较丰富、能力较为优异的学生而言,其也可以在这样一种“教”与“学”。

四、合作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意识

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导入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比一比谁唱的好、谁表演的棒,在此过程中师生不仅可以展开交流,确定音乐表演(或演唱)的主要形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对于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推崇所谓的合作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彼此之间的友谊,共同拓展各自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不断激发创造力、想象力。比如在教唱音阶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以“7”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小组,其中每个小组代表一套音阶。在组织比赛时,可以从音准、衔接速度等几个方面,来对小组进行测试,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乐感,也可以在小组比赛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七个音符的熟悉程度,更可以让学生以一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而等学生对音阶、对唱名比较熟悉之后,则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代表一个音,由多同学一起完成一份乐谱的演唱。比如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欢乐颂》的曲谱演唱、《小燕子》的曲谱演唱以及《送别》的曲谱演唱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添加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表演。对于表演形式和结果的评价,则以是否能够完整地唱出旋律,小组合作的效果、表演是否能够打动人心、乐谱演绎的难度(比如《欢乐颂》主旋律只需要5个音,但都在一个音区;《送别》也需要五个音,但是跨音区)等作为评判标准,小组内成员为了让音乐有更好的呈现,必然会更加努力地进行练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打造高效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习惯,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探索,从音乐的审美和鉴赏意义出发,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视角出发,逐渐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开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进而达成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

[2]王翔朴.卫生学大辞典[M].华夏出版社,1999.

[3]孙慧.中学生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南充市3所中学的调查[D].西华师范大学,2019:25-28.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钟一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00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建议与措施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3:31:38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9:18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74期)2016-10-08 13:54:07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