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诗歌因其语言独具美感、情感格外丰沛、内涵尤为深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如何提高诗歌教学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诗歌朗诵情境、亲身进行诗歌朗诵示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行朗诵条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诗歌朗诵经验,从朗诵入手开展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以意象为想象支点、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来、与作者“对话”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并开展诗歌教学,促成诗歌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致力于学生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高。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相较其他文学样式,诗歌因具备一定節奏和韵律、富含“美”与“情”,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促成学生审美能力等等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必须重视诗歌教学的开展与落实,找准教学切入点。下面从朗诵与学生想象力激发两个角度入手,对诗歌教学展开探讨。
一、通过朗诵来进行诗歌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诗歌朗诵习惯,通过诗歌朗诵,学生不仅不可以体察“诗歌之美”,还可感受“诗歌之情”。在通过朗诵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措施一,创设诗歌朗诵情境,将情感注入诗歌朗诵过程。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面,比如播放包含“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事物的画面,通过画面展示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凄凉素雅的音乐来渲染秋日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美”与“情”,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以此将情感注入诗歌朗诵当中。
措施二,教师通过示范如何进行诗歌朗诵,来帮助学生找到朗诵基调。许多学生在初次朗诵诗歌时,找不到诗歌朗诵基调,不明白该带着怎样的情绪去朗诵,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控朗诵节奏,此时,教师可以亲身上阵,通过饱含情感与气势的朗诵示范,来帮助学生把握朗诵基调。
措施三,教师为学生自行朗诵诗歌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之间进行诗歌朗诵较量,比一比哪个小组朗诵得最好、最富有感染力。这种略带竞技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自行朗诵诗歌的热情,另外,采取分组朗诵还可以改善少数学生在个人朗诵时不敢开口的问题。
措施四,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诗歌朗诵经验。朗诵诗歌不是一遍遍地照着文本内容宣读,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朗诵技巧,将情感付诸于言语。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提炼出其中的朗诵要点,并针对要点进行讲解,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诗歌朗诵经验,帮助学生把握诗歌朗诵技巧,使诗歌朗诵变得波澜起伏、声情并茂。
二、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还原并体会诗歌描绘的情境,进而掌握诗歌的深层内涵。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来进行诗歌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措施有:
措施一,借助角色扮演来进行想象。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提炼出诗歌中描绘的角色,然后让学生分别饰演老翁、老妇、官吏、诗人等角色,帮助学生想象、还原“官吏夜捉人”的场景,体会不同角色在官吏捉人当晚的心境,进而加深学生对《石壕吏》全篇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
措施二,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来进行想象。比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教师可以提炼出诗歌当中的“征蓬”、“归雁”等意象,然后让学生围绕意象展开想象。征蓬是轻飘飘、无依无靠随风流浪的蓬草,归雁是候时而归的大雁,围绕这两个意象,学生可以想象出当时诗人漂泊零落的情况。
措施三,通过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来激发学生进行想象。简言之,就是通过听觉、嗅觉、视觉等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围绕诗歌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到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古寺钟声、引导学生回忆山林中的草木清香,从听觉与嗅觉入手激起学生对诗歌的想象。
措施四,通过与作者“对话”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诵全篇,在学生对全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作出假设——“假设现在,余光中先生正站在大家的面前,大家想和余光中先生聊聊什么?”通过这种与作者进行“对话”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使学生对“乡愁”产生更加清晰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基于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开展诗歌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及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关注学生的诗歌兴趣培养,使学生在享受诗歌之“美”的同时实现语文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红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08):30.
[2]王亚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2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