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是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生物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生命观以及价值观的发展,还可以让他们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对于高中时期的生物教学来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并巧妙地将合作教学法运用在生物教学中,用合作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优化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教学;教学方式;策略研究
高中时期是学生受教育生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面临高考的压力,但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效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强化以及习惯优化。所以,在高中时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合作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合作学习意识以及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生物思维,提升生物认知。不过,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教师需要对合作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合作小组的划分、合作分工、合作评价等多个角度出发,优化生物合作教学,让学生在高效的生物学习中获得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高中生物合作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明确合作任务
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中,合作任务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其自控能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也即是说,如果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他们很有可能利用合作的机会来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而合作任务就像是头悬梁的绳子一样,时刻提升他们自律。并且,在生物合作学习中,合作任务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速度,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所以,教师需要认识到合作任务设计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为他们设计任务。另外,在设计任务时,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例如: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给他们展示了合作学习任务。具体来说:
任务一:明确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任务二:认识和理解稳态调节机制;
任务四:探索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这几个任务层层递进,符合逻辑学习的规律,也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并且有了这些任务之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有所侧重,这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合作任务的设计。
二、关注合作过程
对于高中生物合作教学而言,合作过程对于合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虽小,但不容忽视。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提升他们的分工意识,合作虽然是共同学习,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分工,否则合作的效率很难提升。其次,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即是说,生物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學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控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第三,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
例如: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并对他们的合作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具体来说,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先给他们进行了时间上的提醒,即这次的合作学习时间为十五分钟,大家需要根据总的时间以及任务来合理分配时间,希望大家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在合作开始之前,我要求所有小组先进行分工,将分工情况写下来。并且对于小组分工而言,可以进行均分,也可以不均分,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分工方式。在学生的合作正式开始之后,我会在时间过半的时候进行提醒,意在让他们及时妥善的调整自身的合作状态。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实力会得到提升。
三、优化合作评价
合作评价是高中生物合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这里所说的合作评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合作教学的评价,二是合作进行评价。以往的生物教学评价多是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被动听着,然这样的评价多是综合性的评价,因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不可能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细节。所以,对于合作评价优化而言,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进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细节较为清楚,师生合作可以让学生从细节以及整体上来了解自身的学习,有助于他们进行综合性的提升。
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合作教学评价中,我与学生共同进行了评价。具体来说,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小组自评以及互评,并将每个人的评价写下来。我会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加入他们,根据他们的评价以及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在有的小组评价中他们自己提到了合作分工的问题,我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告诉他们合作分工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否,既然大家是一个团队,那就要以团队为先,表面看上去不那么公平的分工可能会提升团队效率,也会提升个人能力。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以及生物知识都会有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的发展。
四、开展远程合作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电子设备普及,高中时期的生物合作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是需要扩展到课后,也即是说,学生可以进行网络远程合作。现如今很多学生习惯用微信QQ等APP进行社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社交APP的便利性促使学生进行远程合作,比如引导学生设立微信学习群,让他们在微信群中交流学习信息,互相启发。
还以“植物生成素的发现”的教学为例,在课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远程合作,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且,为了保证学生的远程合作效率,我会随时加入到他们的远程合作中进行检查,同时也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所以他们在合作中非常认真努力,并且通过与学生在微信群里进行沟通交流,我发现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拉进了,这有利于生物教学的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并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他们的行为习惯,并妥善利用。
综上所述,生物课程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课程的吸引力,并用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高效的进行生物学习。并且,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的生物合作学习进行优化,让学生享受生物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乐于表达自己,积极沟通,密切合作,进而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风云.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新课程(下),2017(11):154.
[2]马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价值的探析[J].新校园(阅读),2017(11):97.
孙元元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