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在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更快地学习新课,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要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有效学习;制定学习规划;预习复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细听本文作者详细道来。
一、制定正确的学习规划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因为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会造成知识学习的不够完整,无法正确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降低学习效率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来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也就尤为重要。
例如,首先第一步就是: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其次就是: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再次就是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最后: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二、预习复习双重加强
语文的学習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但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例如,预习课文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做好预读课文呢?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读一读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三、学习具有规划性计划性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小学学习讲究规划性,规划性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大有裨益。比如小学教师可以将背诵课文单拎出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可以提升学生的背诵效率。小学课文的背诵同样讲究章法。背诵,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它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但在平时的背诵活动中,很多同学拿起课文不去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就忙于去朗读,急于成诵,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其实,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第一个线索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第二个,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第三点,支点法,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第四点,欣赏法,有些课文的段落荟萃了许多好词好句,我们常常为之陶醉。欣赏法则是在熟读课文后在字里行间寻觅优美词句,说出理由,感情朗读,相互交流,自赏共赏。第五点,图画法,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头脑回忆出来,边回忆作者怎样写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有些诗词没有插图,我们都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动手画图配诗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都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将几个方法熟练运用,相信一定会对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背诵产生莫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关注课堂学习声音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评价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68-169.
[2]王书凤.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9):38+37.
[3]梁秀琼.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19(24):73+75.
费大忠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白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