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芬
摘要: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传授课堂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更好的通过数学学习促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应用题;开展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身体的各方面都处在成长的阶段,因此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并且思维也更加活跃,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不仅为学生传递各种课本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还要创新教学方式,开创一些独特的适合学生发散思维方式的数学解题技巧,只有热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1.1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应用题过于枯燥无味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很枯燥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还非常活跃,好动,没有达到稳重的阶段。因此对于这种枯燥学科的学习,他们很难能够认真地进行数学学习。甚至有些数学题也比较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就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在专注认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中讲课,学生在下面学习,互动较少,而且课后教师也是为学生出一些与知识相关的题目,这样题目也比较枯燥,这样学生是很难能够认真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没有很多的逻辑性,而且思维能力也不强,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应用题他们是很陌生的,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分析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将题目设置的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学习生活,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1.2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过于传统陈旧
对于现代的数学教学,教师要想尽方法为学生提供多个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只有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那么一些不论是其他各个学科还是生活中的困难,也都变得不是很难,数学锻炼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是很宝贵的财富。教师要想教会学生一些基础性的数学并且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要拿出行动,改变传统的教学。那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是重中之重,教学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就是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示出来,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自由的,有自己思想的人。他们也需要思考,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不能一味地上课,不给学生机会表现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是传统教学落后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被动地学习抽象的数学方法与数学应用,单一的教学无法使采用多种解题方法,同时也不利于培训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就会使教学课堂效率低下,没有好地学习氛围。
2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应用题的开展策略探究
2.1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题是小学生在数学课中经常要接触到的,并且数学的学习更多的就是在应用题中学习并巩固知识的,因此很多理论知识学生虽然在课堂中掌握到了,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就学会了,他们还要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题,只有将题解决出来才算真正学会了数学。应用题也是学生必须面临的,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创新一些教学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比如利用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并且这些情境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学习到的最多的知识还是在生活中,因此将生活与数学结合,他们会更加熟悉且感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那种抽象的数学题目用更为通俗的语言或是图画变现出来,学生也能一目了然,之后在解決数学题就会简单很多。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解决数学应用题,这样一来,数学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解决一道关于“图形”题的时候,有一个三角形折叠之后变成了五边形,在对折叠变成了什么图形?这道题就非常抽象了,小学生的大脑还在发展的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脑海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这就会使一大部分的学生退缩从而放弃解决这道题,那么同类型的题他们就更无法掌握,那么教师就可以在PPT中为学生展示图形的折叠过程以及折叠之后会出现的图形,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在遇到同样的题他们就会做了。这样的方式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2设计开放性的教学题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锻炼并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那么数学应用题对学生就有了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也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一点,不能在使用一些传统的固定模式的数学应用题,那些题有固定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他们就不会在继续思考新的思路与方法,那么数学应用题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更好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中,可以结合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用一种解决方法,多探索出新的方法,这样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3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有一定的规律,虽说有的题看似和数学没有关系,但是仔细分析的话,与数学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联系,不仅如此,与生活也会有关联。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趣味性应用题时,完全可以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相互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身边的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等这些都可以找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每个图形面积的公式相结合,这样可以便于学生更快的学会面积计算以及以自己的方式牢牢记住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将这些运用到生活中去,生活与数学结合,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的学习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与学习方法。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学也需要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生活。创设出更多情景的数学应用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柳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构建与探究[J].亚太教育,2015(20).
[2]杨瑞萍.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0).
(凤庆县小湾镇小湾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