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唯
摘 要:教育创新是新时代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外语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教学、智慧课堂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讨论将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对雨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这门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这对于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雨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176-02
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改革,智慧教学、智慧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外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认识到网络信息的重要性,提升网络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1]。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主要是以网络多媒体为基础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的内容、技术、方法和理念等进行创新和改革。但是,不是所有的公共英语课堂都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中,仍然有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采用的是以PPT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雨课堂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即时通讯App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微信从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一款全民级的移动通讯工具。除了通讯便捷之外,微信学习公众号和小程序也给人们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资源便利。因此,微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成为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工具之一。2016年以微信、PPT和互联网为载体的雨课堂的出现,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和途径。而且,雨课堂作为一款智慧教学软件,它是一个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2],在操作方面的便捷性使得它越来越受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者的欢迎和推广。与此同时,雨课堂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把手机作为课堂学习的工具,改变“低头族”现象。它在操作方面的便捷性使教师可以把手机作为遥控器,能夠轻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从学生角度来说,混合学习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3]。
二、雨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此次雨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选取的某工科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为期一年。这两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本研究选取4个班,近两百名来自8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对班级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外语教学方式为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根据高考成绩被分配到B班。根据课程设计,本研究主要是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运用雨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此外,根据授课内容以及雨课堂教学软件的特点,设计了课程改革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上课前(Preclass)、上课中(In-class)、下课后(Post-class)三个环节。
课程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一)上课前(Pre-class)
教师在电脑端安装雨课堂程序插件,并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在手机教师端创建班级并让学生提前加入。在课前线上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在原有课程PPT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单元的课程内容设计手机课件并通过微信发送到雨课堂。手机课件主要是作为预习课件,课件内容主要是与授课单元相关的词汇、文章、语法知识讲解以及对应的练习题。教师完成手机课件设计后就可以通过雨课堂PPT插件直接上传,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手机课件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公众号可以收到教师发送的预习通知。教师可以根据雨课堂生成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在线下课堂正式上课前,根据每个班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以及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课程内容以及课堂重难点的调整。
(二)上课中(In-class)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线下课堂讲解讨论。课堂正式开始时,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课程暗号进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及时了解学生考勤情况。
第一,侧重点不同,因材施教。在课堂讲授环节,主要是对授课单元的重点词汇、长难句、文章结构及语法知识进行讲解讨论,侧重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根据每个班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在课堂上讲解上述内容时每个班的侧重点略微不同,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及时反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教师讲解的教学课件,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只需要点击“不懂”,教师端就可以收到学生反馈,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第三,增加课堂习题。教师在原有课堂教学PPT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习题。习题的类型多样,目前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以及主观题等。课堂中增加的习题环节,主要是有利于教师对所讲知识点的及时复习。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课堂习题作为快速阅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由于班级学生在40~55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话,教师不可能了解每个学生完成限时阅读理解的情况,但是通过雨课堂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增加了课堂阅读习题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时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三)下课后(Post-class)
教师设计课程作业,学生进行复习讨论。下课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后复习作业,以试卷的形式发送到雨课堂,并通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复习巩固课程内容。在学生完成课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雨课堂上随时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三、教学反思
(一)实践结果
一年的教学实践结束后,向参与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学生发放了《大学英语》课程线上+线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对雨课堂的使用情况、雨课堂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等方面进行。结合雨课堂的数据以及学生的反馈,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前预习任务并不积极。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雨课堂平台上老师进行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课堂讲解、课后复习试卷巩固”的模式,对于理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大帮助。而且,33%的学生认为自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开展雨课堂线上+线下学习以来,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比以往增加了。
(二)优势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导,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即使不懂也不会及时反馈,这就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不能够形成及时、积极的互动。但在结合雨课堂教学软件使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习题任务的布置,教师通过手机端看到学生学习情况,能够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反馈,实现学生课堂问题教师课堂解决。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雨课堂课程数据反馈的“预警”学生情况,针对“预警”学生在给予更多关注。从雨课堂发送的课堂习题数据能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较差的习题,教师要思考此课堂习题设计的有效性,学生完成情况不佳的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改革。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而且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达到动态平衡。
(三)缺点
此次使用雨课堂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对雨课堂教学有影响。在上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网络原因不能及时接收到教师发送的课堂习题,不能按时完成课堂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另外,在使用雨课堂进行教学时,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较难监控。使用雨课堂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使用手机参与教学活动,改变课堂“低头族”的现象。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手机微信功能才能实现,这使得很难监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学生可能在使用雨课堂的过程中切换到其他页面或者应用程序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和效果。
四、结语
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软件,便捷的操作及课程数据分析等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改革,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构建智慧课堂。同时,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师生交流与沟通[4],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将雨课堂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它,教师还需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引导和监控,保证教学过程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闫洪勇,曲秀艳.“互联网 +”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4):105-106.
[2]王帅国.2017.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26-32.
[3]刘景宜.混合学习模式下智慧课堂的构建——基于“雨课堂”教学工具的运用[J].现代教育,2018(27):21-24.
[4]高小磊.“互聯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反思[J].辽 宁 广 播 电 视 大学 学 报,2018(27):57.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