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课文

2020-09-10 07:22王建忠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引导高中语文教学

王建忠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要全面加强语文解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之间进行深度的对话,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论文立足与高中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课文解读能力培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引导;解读课文

有效的课文解读,是学生积淀深厚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也是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前提。但是课文解读并不意味着咬文嚼字的精读,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自有、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文章深度解读中,最终从整体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丰富的体验,并从中获得灵感与语言运用的技能,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现状分析

在当前高中语课文解读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本解读的现状不甚理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对教参存在过分的依赖现象,致使语文文章的解读浮于形式;另一方面,在当前高中语文解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脱离课文文本,片面地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忽视了文本的深度阐释,以至于文本的解读内涵[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策略分析

1、与作者对话,了解文章创作历程

从作者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围绕作者这一中心开展的。只有全面加强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才能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中、心思中,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探寻,进而引导学生在作者的详细资料中,对作者所表达的意图进行揣摩,进而促使学生在深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效果。另外,学生在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并形成多样化的感悟,进而提升文本解读的效果。

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课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必须要着眼于作者海伦·凯特,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資料进行收集,并结合走着的遭遇以盲人的内心世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整合,并产生丰富的思维与灵感,最终形成多样化的感知体验,完成文章的的深度解读。

2、还原历史背景,巧妙切入主题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在现行高中教材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流芳百世的著作,都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存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同时,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必须要注重文本历史背景的还原,并将历史背景与文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完成文学作品的深深入解读。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篇文章的解读中,教师必须要着眼于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将革命先烈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讲述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的经历,尤其是在大革命的烽火迅速点燃之后,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创作了流芳百世的《沁园春·雪》。通过相关历史背景的还原,引导学生置身于战争时代的峥嵘岁月,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一古诗词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

3、咬文嚼字,深度解读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本的内容,从文章中的字、词、句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全面地、细致的解读,并对语言特色、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等进行深入的解读,最终逐层推进,并对文本内在组织进行深度的解读,充分挖掘语言背后所深藏的意义。例如,在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解读中,教师就立足于这一首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对“茫茫、千里孤坟、尘满面、鬓如霜”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4、人文关怀解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的良好发展。同时,在现行教材的文学作品中,也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关怀,即:主张个性的而激发与发展、追求自由和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心理和行为等进行分析,从中剖析人性的真善美,并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在“雷雨”这一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对周朴园这一人物进行深度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描绘的大千世界进行感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人文情感等,进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解读历来是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对文章解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据此,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模式,以作者、创作背景、字词、人物情感等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文本解读的深度,引导学生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挖掘情与思,高效解读课文——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课文[J].才智,2019(32):123.

[2]董晴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文本解读到课文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廖聪文.分享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荆轲刺秦王》为例[J].学语文.2019(05)

[4]谷莉莉.高中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的关系[J].内蒙古教育.2019(26)

猜你喜欢
引导高中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