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10 07:22苏文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

苏文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如果仅从大学生个体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他们的心理仍然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效果难以维持。为此,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统因素,并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方法,以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有效合力。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问题与对策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纲要》的发布表明国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是对高校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的出现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其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如果仅从大学生个体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他们的心理仍然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效果难以维持。

为此,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生态系统因素,优化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控制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发挥大学生所处各生态系统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的有效合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新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最早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指出发展的个体都处于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之中,或者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及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问题来自于系统,而不是单个的个人问题,因此,对于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根据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该理论把系统从内到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四个子系统,同时还提出系统的时间维度,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强调了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1]。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其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受到新环境的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生态系统理论中的第一个环境层次,是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微观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影响最大。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班级、宿舍、社团、朋友等,同时,大学生本人也是其微观系统的核心。这些系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如果能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老师、同学等的重视、支持、肯定等积极的反馈,这些系统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有助于其心理健康良好状态的维护,也会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信心;如果他们与直接环境产生的是轻视、否定、孤立等消极的互动,则这些系统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维护,甚至会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加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生态系统理论的第二个环境层次,是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关系。微观系统之间的积极联系、个体与各微观系统的和谐相处,能够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最优化;而微观系统之间的非积极联系、个体与各微观系统的不和谐或联結不够,则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最典型的中间系统就是家庭与学校的互动系统,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重要的中间系统。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家校互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同时,二者作为个体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的重要阵地,其积极的联系与互动能够形成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助于心理健康效果的维持。另外,个体与各微系统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校风班风、“宿舍-班级-学院(系)-学校”在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中的联系和互动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中间系统。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外层系统

外层系统是生态系统理论的第三个环境层次,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的,但却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对于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家长的工作环境、家庭的人际环境、家庭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资本、社区环境等环境,同时,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心理教师相关能力及培训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外层系统中重要的因素。

外层系统的影响和作用表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不仅有与个体直接相关联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中的个人所处的环境、知识技能、人格品质和处事方式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2]。因此,要重视微观系统群体的外层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生态系统理论的第四个环境层次,是环境系统的最外层,指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文化、传统、法律、政策等广阔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具有抽象性,广泛存在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当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中,要关注宏观系统层面上社会文化、价值观、网络信息、舆论氛围等因素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影响,尤其在网络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既要看到网络和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有利一面,也有看到其不利的影响,使其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

(五)生态系统中的时间维度

生态系统理论中的时间维度强调了要将个体心理的变化和时间的变化结合起来,在动态之中观察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大学生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其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要根据在校时间的不同,从而开展相应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服务,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以时间为轴,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向其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工作。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要将大学生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把大学生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关注个人与家庭、学校、团体、社区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不同环境系统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个体及其它微观系统的主体作用不足

1.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不足

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大学生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能力较为欠缺,当遇到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健康不良状态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和调节,也缺乏求助的意识。这不利于其不良状态和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造成消极甚至恶劣的影响。

此外,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的逐渐普及为大学生习得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但是,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把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扎实更能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类公共基础课程重视不足,学习动力不足,因此也影响其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2.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主体全员性不足

由于个体所处的微观系统对于个体心理发展有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并发挥各微观系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然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存在部分主体参与不足、发力不足的问题。

家庭作为个体的第一所学校,是塑造个体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的重要场所,对个体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业上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心理上的发展需要,片面认为只要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满足孩子物质和生活上的需要,就是给予了孩子充足的关心和爱护,缺乏对孩子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注;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部分家长会采取否认的态度,也存在拒绝承认自己应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负责任的情况,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中很多时候处于缺位的状态。

另外,班级、宿舍以及教师、校内各部门人员等主体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大學生心理健康状态等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大学生不仅缺乏自助的能力,也缺乏助人的能力,存在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不足、危机意识不高、协助处理心理问题或危机的能力不足等情况,遇到情况不能及时反应及反馈,也不知道应如何给予身边的同学支持和帮助;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高校中的每一份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工作岗位的专职化,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投入于自身的本职工作中,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干预知识与技能。

(二)积极有效的中间系统有待进一步构建

1.家校及校内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有待加强

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家长不承担监护责任、拒绝沟通与配合、推诿等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家长不仅认识不到自身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而且把问题的出现完全归责于学校,拒绝与学校沟通及合作,干预不及时,配合不积极,有甚者还采取过激行为以求问题的解决;同时,部分家庭未能如实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告知学校,甚至对患病情况进行隐瞒。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还会阻碍心理危机事件的防范。此外,家校双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方面的责任不清晰,家校合作不能有效进行。

学校各部门、各层级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也存在职责不明确、沟通不顺畅的情况。校级心理工作部门与二级学院心理工作小组、专职与兼职心理老师、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等,它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究竟承担什么职责、承担多少责任等方面不清晰。这不仅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影响工作的有效沟通和相互支持,使得工作推进不平衡,也不利于全校范围内心理育人协同机制的建立。

2.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的营造需进一步日常化

借助特定主题和节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是当前高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的主要途径。虽然采取该种方式能够在特定时期内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推动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树立心理健康保健及维护意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缺乏日常化的宣传和氛围营造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成果的巩固和维持。

(三)外层系统中课程教学及工作队伍的专业有效性亟待加强

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创新性与有效性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课程和专题讲座为主,教育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要形式。传统与单一的授课形式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此外,虽然课程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常见问题设置内容(如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但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实践性及体验式学习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运用和转移。知识的单向输出以及缺乏实践体验,使得大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的被动位置。

2.心理健康工作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重要力量,虽然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但并非所有辅导员都拥有心理学及相关的专业背景,或是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或训练。他们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日常教育、进行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足,在工作开展中会出现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学生问题解决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配备了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同时选聘具备相关资质的辅导员作为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心理健康教学的工作。但兼职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并不完全匹配,专业教学能力也尚有不足,部分高校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心理健康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必要的求知需要。

(四)宏观系统中网络及新媒体环境存在一定阻力因素

在网络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与互联网有着极强的联结,对新媒体尤为熟悉。网络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宏观环境,信息丰富多元,其自身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与此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对不同的网络事件及各种新媒体信息,在大量网络信息的包围之下,容易被不良的信息误导,产生认知偏差,可能会陷入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的漩涡。另外,网络交际的便捷性使得一些大学生依赖从网络所获得的情感安慰,不愿意进行实际的社交互动。这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大学生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将难以获得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时间维度上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全过程性不够显著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域范围主要在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离校,尚未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系统规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3],以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及发展情况为主,对学生入校前的心理发展历程关注不够,对重点个案毕业后也缺乏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情况,整体上更加关注学生入学以及毕业期间的心理状况。当学生升读大二大三时,除个别心理情况特殊学生外,其他学生在该段时间的心理情况较容易被忽视;在心理测评工作方面,测评对象以大一新生为主,高校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跟踪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未能构建好持续、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数据基础和依据。

三、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对策分析

(一)切实发挥各微观系统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协同、全员育人的组织体系

一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意识和能力。第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引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思想基础的构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意识。第二,以新生心理测评工作为基础,扎实推进测评工作开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测评、帮助学生分析结果等过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视。第三,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为重点,扎实及创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知识教授、实践体验等方式,以丰富、吸引、有效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知识和能力。第四,以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为阵地,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班干部会议等途径,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维护,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渗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发展观念。

二是拓展工作主体,构建全员心理育人的工作组织体系。充分调动高校内各群体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性,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院级心理健康工作站/辅导员-院校级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等校内多级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推进教学、行政、后勤、物业等各部门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着力加强“家庭-学校”和“精神卫生机构-学校”校外两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的建设,促使工作主体更广泛、更有层次性。

三是加强各主体及各系统的沟通合作。第一,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定期与家庭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技巧,消除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误区,获得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支持。第二,加强与校外精神卫生机构的沟通合作,为心理障碍学生提供必要且及时的心理治疗服务。第三,做好心理健康工作规划与统筹,明确各部门、各层级、各主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不同职责,做好校级心理中心对院级、班级等主体的工作支持和指导,加强院级、班级主体对校级工作的配合与反馈,使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更加高效、顺畅,形成心理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校内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力量

一是加强教师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做好学生管理、心理教育教学等主要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心理工作队伍,把满足条件的相关人员纳入到队伍当中,充实队伍力量,满足队伍在人员数量上的需要。再者,严格把关,加强对专兼职心理老师的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提升其专业能力,打造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满足队伍在教学和管理上质量的需要。

另一方面,系统开展教职员工全员业务培训,确保全员“育心”能力的提升。对校内各项主体进行心理健康工作知识技能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危机识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心理辅导、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等,提高全员心理健康基本素养。除此之外,针对不同主体工作岗位、文化基础、专业背景等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培训,合理制定相关的培训目标及内容,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于学生生命的关怀意识,使不同主体在其职责范围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工作。

二是加强学生朋辈工作队伍建设。注重班级心理委员、班级信息员、院校朋辈心理工作学生干部等队伍的组建,做好队伍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注重选拔家庭关系和谐、人格品质良好的学生担任队伍成员,并对其开展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危机识别技巧、心理活动开展技巧、情绪疏导与支持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重视队伍健康人格的养成,使他们愿意并且主动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朋辈的力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朋辈系统也是大学生在校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系统,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协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的能力,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助人自助的能力和效果。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制,构建专业有效的外层系统

一是加强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应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一方面,高校要以网络及新媒体的优势为依托,构建“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多样化的平台。首先,通过建立和使用校内心理咨询网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网络和新媒体在知识传播上的优势,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建立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活动等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为学生解答心理疑惑,发挥网络在互动交流上的便利性、保密性,可降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忧虑。另一方面,将新媒体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各项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丰富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课堂外,通过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视频课程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能够面向更多的学生。[4]

二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通过视频、案例、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各种校内外实践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能力,强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三是构建全过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根据时间发展,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针对大一新生主要以心理测试、知识讲座、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新生适应、人际关系建立、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工作,中年级学生则主要侧重于人际关系成长、恋爱关系、自信心培养等方面,高年级学生主要以有弹性的工作方式,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提升、就业压力缓解等方面的服务。除了不同年级的工作重点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不应被忽视,在重点关注新生和毕业生在面临环境和角色改变可能会遭遇心理问题的同时,当学生升读到中年级时,也要通过班级信息员、心理委员、辅导员等途径,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所出现的情况,获得健康的发展。此外,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和管理的紧密结合,防止二者的脱节,使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让教育教学为进一步扎实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助力。

(四)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安全健康氛围

在中观层面上,要优化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学术、创新创业等活动,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加深,使其能够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身的适应能力。其次,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在营造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开展“三风建设”等主题活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风班风,建设和谐校园。最后,在关键节点与主题节日开展合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通过校园宣传栏、主题班会、日常管理工作等渠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的日常化、常态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树立心理健康保健及维护意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持续有效地推进。

在宏观层面上,要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联合校园周边社区及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维护工作,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具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第二,要强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从校园内拓展到校园外,加强社会宣传和知识教育,消除社会和个体对于心理问题、心理不良状态、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误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奠定坚实的社会支持。另外,要尤其重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提高识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及新媒体努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分享心理健康的积极正面信息,在多样性中唱响主旋律,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正面、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

四、小结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要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好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各环境、各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充分调动大学生所处的各个系统,使其充分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当中,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李建良,王勍.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03):110-117.

[2]丁閩江.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实践[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57-59.

[3]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9):81-83.

[4]欧阳洁.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智库时代,2019(42):100+122.

责任编辑  韩谦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浅析公路施工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