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义
摘 要:本文通过课堂生成引发的探究性学习案例的分析,反思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对比实验
1.场景再现
在学习“铝及合金”,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学生实验:将几小块铝片分别放入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分别加入6mol·L-1盐酸、3mol·L-1硫酸各3mL,观察实验现象(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两个实验现象完全不同,铝与盐酸开始没有明显现象,而后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气泡越来越多;铝与硫酸溶液始终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很困惑,问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于学生的困惑,是将答案抛给学生还是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灵感乍现,这不是探究性学习的极佳素材吗?于是决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铝与盐酸、硫酸反应现象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科素养和创新精神。
为了使探究活动能有效进行,先让学生解决思考下列问题:(1)写出铝与盐酸、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离子种类有何异同?(3)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推理,设计相应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略)
2.课堂实录和分析
【引出课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在做铝与硫酸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其中奥秘。
(分析:研究性学习一般遵循“实验问题发现→理论猜测和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现象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看门见山提出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从微观角度分析铝分别与盐酸、硫酸溶液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即从反应的微观环境去寻找原因)。
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反应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推理,然后安排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组代表: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铝与H+的反应,在c(H+)均为3mol·L-1的两种酸中,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均为H+且浓度相同,可能是溶液中的阴离子(Cl-、SO42-)影响反应现象。
第二组代表:Cl-可能促进铝与H+的反应,SO42-可能阻碍铝与H+的反应。
第三组代表: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使H+与铝不易接触。
(分析:培养学生学会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化学反应,同时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胆量,培养学生学习中要注意和重视相互合作的态度和精神)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假设,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实验验证方案。
组织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实验内容分组进行实验,教师不断巡视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情况。
(分析: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的对比,分组讨论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从微观角度),从而得到本次活动所探究的结论。
第一组代表:(1)组中加入Na2SO4后,反应现象与(4)组对比无明显变化,这说明SO42-对铝与H+的反应无阻碍作用。
第二组代表:(2)组中加入Na2SO4后,反应仍未能进行,而(3)组中加入NaCl后反应很快变得明显。这两种盐中均含有Na+,这说明实验现象的差异与Na+无关,而与Cl-有关,即Cl-能促进铝与H+的反应。
第三组代表:(5)组中铝片表面致密的氧化膜破坏后,铝就能与稀硫酸反应(但是因为氧化膜很快会重新形成,所以反应仍然微弱甚至很快又停止),这说明Cl-对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破坏作用,而SO42-却没有这种作用。
(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从理论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Cl-对铝氧化膜有破坏作用,SO42-而没有这种作用,从而圆满地解决铝分别与盐酸、硫酸溶液現象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体验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神奇与作用,也培养了我们科学研究意识和精神。
3.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典型的成功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内容选择恰当。利用实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实验现象作为探究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调动了学生探究热情,是本节课成功的重要保证。
(2)将课堂变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学生有充分话语权。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是课堂主角,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课堂舞台因学生而精彩”新课程理念。这节探究性学习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个教学环节的话语权都交给学生。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展开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对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不同,提出合理的假设。结果表明:学生对问题的猜想全面合理,结论的解释严谨缜密,学生从本节课中不仅收获了基础知识,而且也收获了探究性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课堂变为学堂,通过“想”、“做”、“说”、“议”等方法,主动掌握知识本质。
(3)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真正起到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铝分别与盐酸、硫酸溶液试验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即从反应的微观环境去寻找原因),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试验,纠正不规范试验操作,最后聆听学生解释原因,完善学生结论。让学生整节课都处于愤悱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也是在情理之中。学生在探究铝分别与盐酸、硫酸溶液试验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思维陷入困境时,我选择的是循循善诱;学生在总结结论苦思冥想时,我选择是适时点拨。学生在最需要帮助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正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