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
【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各47例的对照组(传统置换术)及观察组(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小,能够避免术中出血过多影响循环,该手术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股骨颈骨折是受暴力所致,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更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恢复关节功能,不同手术方式影响恢复效果[1]。传统置换术切口大,恢复慢,术后伤口易感染,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增加DVT、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本研究分析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讨论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各47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5例,女22例,年龄54-83岁,平均66.23±3.5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3-84岁,平均67.17±3.41岁。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置换术,常规消毒术区,取仰卧位,于髋关节做一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切口长度13-15cm,暴露髋关节,清理髋臼周围骨赘,置入人工股骨头。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观察组予以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骨盆、躯干保持直线并与手术床垂直。于后路做一7-8cm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牵开臀大肌。保留关节囊通过触摸确定股骨保留大小,切除多余组织。修理股骨颈长短,暴露髋臼圆韧带窝,骨水泥固定假体,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3观察标准
Harris量表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总分100分,评分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记录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對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通常是由跌倒造成,老年人因骨脆性较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可发生骨折。骨折会造成活动受限,下肢畸形,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人工关节置管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较为常见,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效果存在差异[2]。
因患者主要为老年人,手术时间过长病人机体不耐受。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保证术野开阔,其切口往往加大[3]。为此该手术虽然更便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但由于切口较大,对周围组织血管造成伤害,手术中失血量过多,且术后恢复慢,增加了卧床休息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并发症发生风险。为减轻病人术后痛苦,促进早期康复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使用逐渐广泛[4]。该手术切口的度更短,大大降低了术中出血,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这一手术方式对神经以及肌肉的损伤更轻微,病人后期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同时患者在术后能够更早进行康复训练,髋关节恢复更快。需注意是的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更高,医师应当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小,能够避免术中出血过多影响循环,该手术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亮宇, 孙科研, 白石. 不同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 033(006):447-450.
[2]李哲龙. 后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10(15):99-100.
[3]陈喜顺. 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对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27(22):2459-2462.
[4]杨新国, 姜海, 孙罡. 研究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