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园园 彭若云
【摘要】目的:加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后的护理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之上加入护理风险评估,进而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状况、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更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护理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指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后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护理风险评估;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项发病机制不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的疾病。在患病的中后期,为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关节置换手术来挽救关节畸形,缓解关节疼痛。但是,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短期内会面临许多的并发症,因此需要精细的护理。故而本文尝试将护理风险评估介入其中,采用相应的对策,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资料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内随机选取80例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年龄在50至75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平均年龄(64±1.4)岁。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人。本次实验经院方及伦理会批准,经患者及家属同意。
1.2护理风险评估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辅以护理风险评估[1],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具体的护理风险评估包括:病情恶化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年龄、血压、视力、关节恢复力、泌尿、陪护等)、压疮风险等(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等)。将每项评估内容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记作3、2、1分,最后合计的评估总分越高,则说明护理风险越大,需要给出更加精细的护理方案。详细评估表见下:
1.3治療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护理规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则按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后的护理风险评估,进行专项护理。
首先,重点关注关节置换后易出现的排异反应、手术后遗症、关节积液、静脉曲张等恶化情况。及时问诊,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观感受[1],查房时及时主动观察患者手术处是否出现感染、积液等并发症。其次,关节置换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其术后需长时间休养,与此同时要进行大量的康复任务,因此,应重点关注其跌倒坠床风险。在护理期间,严肃告知患者:要跟随康复医师的复健节奏,不可操之过急,造成跌打损伤,进而使关节受到二次伤害;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药物作用反应[2],根据护理风险评估结果,及时预判可能发生的跌倒坠床护理事故。
护理期间要注意床上用品的晾晒更换,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的术后患者,其移动感知能力受限。因此为防止压疮,要每天检查其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要定时翻身[3],减少组织压力,要正确使用矫形器,要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最后,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根据关节置换部位的不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如:手部关节置换患者要重点检查其手部神经灵敏度、膝关节置换患者,要监护下肢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2 结果
2.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比较
3结论
由上表结果可知:护理风险评估的介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的修养与复健;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降低病情恶化发生的概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缓解家庭经济紧张;其次,护理风险评估的介入,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增多,缓解两者之间紧张的状态,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4分析
骨骼是人体的杠杆,关节是人体的支点,关节受损则导致人体无法通过支点来完成各项动作。而当类风湿关节炎发展到中后期时,则需要选取关节置换这一手术来处理,与此同时,该手术术后需要精细的、长时间的护理来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护理风险评估的介入可以更好地指导术后护理工作。可采用医学数据分析、专业问诊、排解心理压力、营造干净环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避免排异反应、术后感染、跌倒坠床、压疮等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韩啸.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危险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9.
[2]程金生,李俊霞,周静.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04):85-87.
[3]杨新平.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