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2020-09-10 23:23:46杨雪蕾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民间游戏陶行知

杨雪蕾

摘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念,而“爱满天下”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陶行知先生向来注重以培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精神生命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民间游戏是凝聚了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存智慧。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民间游戏有效结合,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强化了融合的溢出效应,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本文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民间游戏的价值,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具体措施。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民间游戏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念,而“爱满天下”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纵观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先生始终以培养“真善美的完人”为核心,注重以培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精神生命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以及注重运用“活”的方法来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先生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德育实践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间游戏是凝聚了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存智慧。民间游戏的优秀的文化核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对于现代教学来说,民间游戏在弘扬传统文化,融合社会教育和德育教育等方面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民间游戏有效结合,实则是将课程教育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强化了融合的溢出效应,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德育的目标,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而是要创造真善美的完人。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个体的生活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情况,个体的发展情况又深深影响了个体的生活。生活中孕育着知识,生活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来源。生活教育永远不必刻意,生活教育融合在我们日常的每一点一滴中。同时,生活是教育的方式,生活也是教育的目的。在生活中汲取生活的智慧,能让我们将这些智慧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从而将我们的生活改善地更加美好。由此可见,生活和教育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综上所述,先生的思想无不闪烁着生活教育的光芒。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民间游戏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传统文化凝聚了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存智慧。传统文化作为优秀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和处事宝典。对于现代教学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融合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孩子们“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敏感期和决定期。幼儿和幼儿园教师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民间游戏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并不断发挥这种传统文化和民间游戏对于幼儿的溢出效应。因此,要特别重视民间游戏教育,特别是日常游戏教学在发挥幼儿接受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增强学前幼儿的身心健康

学前期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体质来抵御各类健康风险。而学前幼儿体育课程是学前儿童教育系统中的必要部分。专业的、能够匹配学前儿童身体个性的民间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幼儿体质。而许多民间游戏虽然所用的材料简单,但是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需要在户外开展。因此,民间游戏可以说是最简易、最方便和最有成效的教育形式和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例如:在“扔沙包”的游戏中,可以锻炼幼儿的跑步能力、手部扔掷的力量和手眼協调能力。在“萝卜蹲”的游戏中,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幼儿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同原生家庭的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同学校教育环境也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幼儿能够在民间体育游戏中能够收获快乐感和满足感。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需要与同伴之间加强合作,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强化幼儿的同他人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也往往需要一定竞争完成任务,这对于幼儿提升自身信心和活动激情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户外运动相比室内活动困难性较大,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有利于锻炼幼儿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有助于促进游戏教学具体化、生活化

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成为了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民间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而生活是民间游戏的基础,所以幼儿园民间游戏需要向现实生活回归。透过现实生活的整体性和实践性来促进民间游戏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这就需要转变幼儿园教师以往仅仅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的局限思维,推动幼儿园教师向改变教育这一事项的本身的方向前进。以此来努力培养具有道德实践力的新时代孩子,促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措施

(一)渗透民间游戏,培育游戏兴趣

民间游戏中蕴藏着许多前人的智慧。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园在课堂中浸润于民间游戏的熏陶,有助于帮助幼儿感受民间游戏中蕴含的丰富思想、优美韵律、智慧思维和深远内涵,从而了解到民间游戏的魅力,体会到民间游戏的力量,感悟到民间游戏的意义。进而,让幼儿爱上民间游戏,并在更深层面上在民间游戏的启迪下学会创新,享受发展的美好过程。

(二)运用各色教具,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通过巧妙运用各色教学道具可以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新奇、第一次看见的东西。而运用各色教具可以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结合绘本阅读,提高幼儿感性认识

绘本教学因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乐于采用的教学方式。在民间游戏课程中结合绘本阅读,能够使将游戏课程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将其中的来龙去脉告诉幼儿,将民间游戏课程的内涵立体起来、丰富起来。一方面让幼儿感受到民间游戏课程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幼儿对民间游戏课程的感悟能力。

(四)融合生活元素,演绎角色扮演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通过合理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在特定的环境内激发起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并且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民间游戏课堂中,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熟悉的人物、情节和场景为线索,邀请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幼儿创造性的对话、动作和表情来演绎故事。幼儿园教师可以找到一些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情节,让幼儿能够在角色扮演中沉浸于游戏之中。

小结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个体的生活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情况,个体的发展情况又深深影响了个体的生活。生活中孕育着知识,生活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来源。本文具体提出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措施,包括渗透民间游戏,培育游戏兴趣;运用各色教具,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结合绘本阅读,提高幼儿感性认识;融合生活元素,演绎角色扮演;以幼儿为核心,营造轻松氛围。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学校和教师生有一些触动,给微课的教育改革带来一些有益启迪。

参考文献:

[1]梁晓凤著:《陶行知教育改革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敬良斌著:《陶行知德育思想探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民间游戏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创新时代(2016年11期)2016-12-22 14:13:29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1:54:08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9:29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18:57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34:30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4期)2016-03-23 18: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