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2020-09-10 07:22王振新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提高途径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王振新

摘要:健康至上一直以来是体育教育工作追求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为了解决青年学生中日趋增多的心理问题,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心理状态,已成为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磨炼学生心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文章首先总结了学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其心理素质的方法,希望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提高途径

当前,社会和家庭的重心主要在于学生的文化学习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脆弱,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足,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

一、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进取心。青少年学生独特的纯真和天真,使他们尚不能为复杂而艰难的现实生活做好心理准备。一些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优良,但是体育课堂表现不佳,身体和心理素质不高,很容易被一些小的打击困扰,而难以走出困境。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时常妄自菲薄,特别是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惮于尝试,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自我认同感,进而使得他们无法实现其自信心的有效建立。有些学生对缺乏进取心,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当追求学习上的进步不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时,一些学生就会丧失对生活的积极性与进取心。最后可能会导致心理和生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能健康成长。

二、增强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由于中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考试的压力,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方法包含几个方面:

(一)挫折法培养中学生受挫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的同时,应该创造了一些困难来磨炼中学生的性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问题”,设置“障碍”,树立“对手”。其中,批评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创造让学生承受的挫折,让学生看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再教会他们怎么面对困难,从困难中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地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定位,学会尊重别人,虚心向别人学习,在竞争中强大。在体育教育中,对挫折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学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真正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为健康的生活打下基础。

(二)用比赛加强学生的竞争力

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竞争以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贯穿其中。体育的魅力之一在于其通常伴随竞争力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适当的竞争,他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让体育教育更加具有存在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如“计时游戏”、“得分游戏”、“水平游戏”等各类游戏。通过使用比赛的方法,组织者在比赛前做好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树立斗志和信心,并在比赛后进行认真的点评,让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适当的竞争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学生能够接受失败,接受挫折,有勇气迎接挑战,面对竞争,面对生活,勇往直前。在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时,有必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之间有竞争的意识,从而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并及时的运用各种竞争手段,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内向学生的重视与培养

一个人的性格对其言行举止有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相比内向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生更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性格内敛的学生一般不喜欢表现自己,而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这也是大多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体育课堂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大多数运动内向者在相对独立的时候都比较胆小,他们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与他人合作。一方面,这种内向的性格表明对内部压力有很强的承受力;另一方面,内向也使他们的性格出现问题,导致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受外部影响比较大,遇到事情选择逃避。人的情绪以及自尊心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外部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自尊心就会下降,导致一些“内向者”产生不健康的倾向。抑郁、悲观和缺乏“运动内向”症状,体育教育应针对强度、耐力、障碍等一系列的锻炼,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些“专业”或“特性”能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并且让学生养成好的性格,从而营造独立、平等、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

(四)用训练来增强意志力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肌肉训练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锻炼,并得到相应的奖励,使锻炼更加具有动力。例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当其肌肉感到酸痛时,继续进行运动,能加强学生的意志力,增加耐受力。只有通过锻炼,才能让自己进步,否则学生的表现将永远停滞不前,阻碍他们培养勤奋的精神品质。另一个例子是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极”的生理现象,当他們出现“极”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克服“极”现象,并逐渐培养他们的勇气、顽强、勤奋、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有时适当强迫学生努力学习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三、结束语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中学生在学习之余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心情状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受挫能力以及进取心,一方面可以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冯强.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69-70.

[2]王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59-160.

[3]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92-93.

宁波大学附属春晓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提高途径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论提高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红江橙单产途径
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