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新闻播音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播得清楚明了,以便受众接收信息、理解内容,从而提升传播效率。而在影响新闻播音传播效果的众多因素中,如何选择正确的重音是重要且值得深究的问题。通常更多人在播音时习惯首先从播音属性出发寻找重音所在,往往会忽略新闻播音其新闻活动的本质,忽略其最为重要的新闻属性。如果从新闻属性出发,选择出的重音往往更加清晰简要。
关键词:新闻播音;重音;新闻属性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079-02
一、引言
想要播好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闻播音不是机械的见字发声,其过程包含由字到词到句最后成篇的转化与处理,囊括新闻价值与传播效果的考量、理解感受和态度情感之间的统一。对此题目的选择,是基于笔者自身学习的思考以及在一线实习工作的经历,发现对重音的选择是播报新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重音选择的原则
播音员在拿到稿件的那一刻,首先应树立责任意识,明确新闻播音不是一种艺术呈现,而更多是一种切实的服务,播音员是连接新闻事实与受众的桥梁。要尽快备稿,梳理掌握稿件,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重音的选择上必须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准”,二是“精”。[1]
所谓“准”,就是在重音的选择上要准确,具备在各种复杂的句子结构中抽丝剥茧、挑出重音的能力。不能按照个人语感与表达习惯盲目加重,而必须通观全篇,在理解稿件意图的基础上慎重判断。新闻播音员对重音的错误判断会使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所谓“精”,就是在重音的选择上要精确、精益求精,重音一定不能过多,如果都是重音,则反而没有了重点,语意传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说,一个短句只需要找到一个重音即可,如果在一个句子中发现多个想要强调的词或词组,首先应该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吃透了新闻所要表达的意图,反复揣摩比较,从中选优。实在无法舍弃,也需要区别表现重音、次重音,使内容主次分明。其余非重音部分在语流中带过,突显重音部分。
三、从播音属性出发寻找重音
有关播音语言中重音的位置选择,首先应该明确重音的位置虽存在规律,但所谓规律一非万能公式,二非没有例外。重音的选择从来都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解读都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因此重音从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从播音学属性来看,可以以张颂先生提出的播音学中10种重音形式作为基本依据,这10种形式具体包含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肯定性重音与反义性重音。[2]但新闻播音与其他有声语言表达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不仅具备播音属性,更重要的是其新闻活动属性。因此对新闻播音中重音的选择,必须同时考虑其新闻属性。
四、从新闻属性出发寻找重音
任何传播活动的发生,都基于传播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不对等,有了这样的不对等,才会产生信息的流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进行主动传播的新闻媒体处于主导地位,其掌握的信息往往要远多于广大受众。[3]因此在传播过程发生之前,存在新闻选择的过程,而新闻价值就是影响新闻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经过审核最终决定进行播报的新闻一定存在价值,对播音员来说如何播报必须考虑其新闻价值。
需要強调的是,只被一方认为有价值而没有被对方接受的新闻事实,对另一方是毫无价值的。只有双方共同认可接受,才是新闻存在价值的前提。而被双方认可很重要的一点是接收者需要“不知情”,如果接收者早已知道某个新闻事实,哪怕这个事件再重大、再紧急,也不再拥有新闻价值。与此对应的,哪怕已经发生很久的事情,对不知道情况的人来说如果有一天他知道了,对他来说就是极新鲜的事实,其也就成了新闻。
马克思也曾经谈到自己对新闻的认识,他说:“马斯医生是‘马克思政治集团’的信徒,这对我倒是一个新闻。”[4]这个故事是当时马克思在马斯医生的诊所看过病,之后便出现了很多风言风语,说马斯是“马克思政治集团”的信徒,而马克思本人对这个“马克思政治集团”也是第一次听闻,因为他的“不知情”,所以这件事对马克思来说就是一件新闻。
在我国,媒体机构发出某条新闻,一般是基于受众对新闻使用价值的考虑,另外包含对经济因素和政治宣传效果的考虑。受众对某条新闻的接受程度完全出于自己对该新闻价值的判断和自身的某种需要。对某些有特定需求的受众来说,他们有自己了解的领域且相关知识储备丰富,对新闻播音的质量没有太高要求,可以获取信息即可。但对很多没有特定收视目的的受众来说,只有通过播音员的引导,才能对某条消息感兴趣、发现这条消息与自身的某种联系而找到新闻的使用价值,这是播音员在新闻播音过程中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播音员可以明确地将蕴藏在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突显出来,“放”在受众面前供他们选择,而突显新闻价值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重音的使用。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属性,包括5个具体性质:时新性,时间上是新鲜的,是社会大众广泛不知情的;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及广大受众切身利益相关联;接近性,心理上与地理上与受众的接近;显著性,名人、名家及著名的地点往往引人注目;趣味性,趣闻奇事往往会引起人的好奇与关注。因此在新闻播音过程中,符合这5点具体性质的地方往往就是重音。具体来看以下两个例子:
“今年,青海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金额、申贷学生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学生总数达到25.8万人,其中近一半学生都来自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这条新闻中,可以比较容易地选出“新高”“25.8万”这两个词作为重音,可以肯定这两个词作为重音是正确的,但是这是否是最重要的那个重音?从寻求新闻价值角度出发,仔细思考过后,还应该选出“生源地”作为重音。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在2010年左右开始推行的一项新政策,相较于以往的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主要在于方便学生申请办理贷款获取资金,同时减少金融机构风险。因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具有强烈政策宣传性的新闻,其新闻价值就在对政策的宣传以及相关受众的指导,而只有强调“生源地”,才能最准确地突出此条新闻的目的与重要性。
“中巴两国进一步提升合作关系,势必将对已经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条新闻的重音应该放在“进一步”“中巴经济走廊”“巨大”3个词上。对中巴两国来说,合作关系是固有的,因此再强调合作关系无太多意义,而目前我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发展才是重点。关系进一步发展对我国的好处就是推动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因此突出“中巴经济走廊”最能体现本条新闻的价值所在,同时存在政治宣传与大众科普的性质,体现了时新性与重要性。最后,针对建设经济走廊提升合作关系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何,显然是“巨大”的。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例子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从新闻价值的视角寻找重音的过程,包含了对新闻内容先梳理、再理解、最后处理的思维推导过程。在新闻播报前必须清楚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了解这条新闻的目的何在、价值几何,不断权衡哪里才是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重点。经过了这样的思考过程,重音往往就会“不请自来”。
参考文献:
[1]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56-57.
[2] 吴郁.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07-108.
[3] 李水仙.新闻播音中的重音处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20-21.
[4]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0.
作者简介:朱萌(1998—),男,陕西西安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语传播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