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
摘 要:音乐学科是提升高中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途径之一。从目前的高中教育情况看,很多高中生的音乐理论基础薄弱,对音乐不感兴趣,不能配合音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培养音乐素养。高中音乐教师要深入钻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与内容,展现音乐的艺术特色,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高中生;校本教研;艺术特色;欣赏
高中生的艺术感受、品味和表现力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综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高中学校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任,给高中生提供多元化的音乐资源,建设艺术特色课堂,调动高中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将艺术教育渗透到音乐课堂的各个环节,使全体高中生都受益。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学要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选择学生喜爱的或者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不断激发高中生的音乐情感,拓宽高中生的音乐知识面,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一、强化课堂教学艺术,激活音乐创造力
高中音乐教学资源校本化一直以来都是音乐教师钻研的课题,只有将音乐教学资源与实际学情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育人的作用,激活高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比如讲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学目标是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初步感受民歌与地域、文化、生活等息息相关。在教学时,音乐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有马头琴、冬不拉、箜篌等,让学生想一想这些乐器都是哪个民族的?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然后音乐教师分别给学生介绍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每一种民歌都为学生做出细致的介绍,并与学生一起研究这些民族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教师鼓励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给学生演唱民族,同学们在座位上为演唱者打节拍,整个音乐课堂立即活跃起来。音乐教师邀请有舞蹈才能的学生跳一段民族舞,再通过视频教全体学生几个简单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体会民族风格。
二、教研引领音乐教育,建设高素质团队
要想在音乐艺术特色方向有所建树,高中学校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提高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确保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不断提高学校研训工作的质量,让教研活动带动音乐教育走向巅峰。比如讲高中音乐《音乐大师梅兰芳》,音乐教师以一段经典的四大名旦的京剧片段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说一说京剧四大名旦都是谁?他们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具有音乐常识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对于他们的人物形象学生了解的并不多,这时音乐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解释,感受京剧大师的表演风采。再给学生讲解京剧发展历史的时候,音乐教师展示出校本教材,教材里总结了京剧200多年的历史以及京剧名角,并配有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都认真的观看,感受到京剧的历史地位。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时,教师采用了梅兰芳和李玉刚对比的形式,两个版本的演唱各有千秋,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个版本,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继续探索京剧的欲望。
三、发挥地域音乐特点,传承多地域文化
在日常工作中,音乐教师应该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备课,共同研究音乐的艺术特色,找出培养学生艺术情操的策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众所周知,音乐具有地域特点,因此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总结不同地域特色的音乐类型,以更好的传承音乐文化。比如讲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中提供了很多音乐材料,需要教师进行整理和归纳,按照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个方面进行授课,尽最大的努力让高中生对非洲音乐有所掌握。音乐教师讓高中生自己动手,搜集关于非洲民族宗教色彩的音乐资料,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非洲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整理出国内和国外不同地域的音乐,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感受中外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音乐的实践性很强,音乐课堂应该设计各种创编活动,给高中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培养高中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多元化音乐,从而为传统多地域音乐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拓宽音乐展现平台,深化学生艺术性
音乐特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需要音乐教师和高中生共同去挖掘。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宽音乐展现的平台,确保音乐知识学以致用,深化高中生的艺术性。比如讲高中音乐《爵士乐》,高中生对爵士乐并不陌生,在一些音乐社团里,学生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和学习爵士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打拍子,跟着熟悉的曲目进行即兴的表演,体会爵士乐的节奏特点。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晚会上,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爵士乐参与演出,展示出年轻一代的生机与活力。给学生创造参与校外音乐比赛的机会,如市级或者省级的爵士乐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体验成功的机会,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艺术特色教育应该是音乐和教育的结合体,应当追求音乐的本体价值,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应体现时代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高中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奠定基础。音乐教师要善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音乐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展现音乐的感染力,更好的激发高中生的艺术细胞。同时,还要注重音乐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好的传承音乐文化,拓展高中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海波.关于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J]俪人:教师,2015(13)
[2]马莉.高中音乐"校本研究活动"艺术特色方向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