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2020-09-10 12:23:38杨丽珍
高考·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杨丽珍

摘 要:歷史教学研究对象是某个历史时期和朝代所发生的事件,探索历史人物形象和历史特征等等。引导学生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同感,提高对历史人物精神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培养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教育。我在本次研究中,以家国情怀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从而达到提升中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历史教育对于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课程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促使中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与思考我们的社会与人生,汲取智慧,提升素养,促进自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本国文化,和本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崇敬之情。家国情怀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爱国爱家之情。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的教学,学生过于重视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在爱国爱家方面的教育显得有所缺失,历史教学作为研究历史发展沿革的科目,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一、多媒体视角下的家国情怀教育培养之策略

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一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它的呈现信息的多维化,动态化让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直观、便捷与高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资料展示等途径来展示新知识,如果教师照着书本念,这样就显得教学的方法过于沉闷,让原本充满神秘感,和历史气息的课堂变得无精打采。

例如老师在教授:《鸦片战争》,这一节课时,老师为了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了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片段,从电影中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清朝末年时期,中国人安于现状,认为自己国力强盛、资源丰富,与外界隔断联系。导致本国的科技、生产等方面有所缺失。最后在英国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影片学生知道,清末的落后,最主要原因还是国人不思进取,缺乏爱国、集体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为了让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侵入,必须要心系国家发展,树立家国情怀。

本阶段研究,老师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理解某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从而在影片中获得相应的感受和体验,对家国情怀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名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有所感受。

二、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学习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能够让那些原本不爱开口发言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营造一种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穿插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学生可以围绕问题来展开对新知识的研究,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例如老师在讲授:《正面战场的抗战》时,老师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个人一小组,并设置了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研究。问题情境有:大家对国民党军队是持着什么样的看法?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哪些突出的贡献?通过查阅资料资料大家知道,国民党反动派做过哪些有损民族团结的事?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当我们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样来抵御外敌,如何做到团结一致?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来展开分析,懂得了民族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阶段的研究,笔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问题的产生,到资料的收集整合,都充分的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在对某个历史过程的分析中,理解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三、史料学习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研究

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特征的资料,是真实的,能够被考证的材料。史料是中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的重要依据。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资料作为概念理论的支撑。通过自主阅读来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中的内容,从而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来上升某一种体验,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油然而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教师在讲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时,老师向学生展示了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资料,资料中显示了前国家主席邓小平,通过二十多轮艰难的谈判,最终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达成协议,最终收复香港。而澳门也是一样,自明朝末年以来,葡萄牙就通过各种欺骗性理由来租借澳门。再引导学生阅读,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的发展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只有祖国作为强大的后盾,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发展的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阶段的研究,教师通过史料,向学生展示一段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再让学生分析对比结合当下,现实的历史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让学生懂得,中国任何一片领土都不可以缺失。

结语: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情感,也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当中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每一个公民都是生活在祖国的庇护之下,我们应该要爱自己的国家,要对自己的国家有认同感,这样才能够在社会带着热情,为祖国做出贡献。因此家国情怀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重要培养部分。

参考文献

[1]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1):150-150,共1页.

[2]任烨.多重解读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渗透与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2018(7).

[3]汪高锋.试论世界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9).

[4]彭孟凡,苟应滢.基于情感体验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途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2019,396(02):59-61.

[5]林奕晶.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77+79.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8:37:07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青年文学家(2015年6期)2016-05-09 1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