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郭德
摘 要: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对于语文学科研究的不断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同于其它学科一样在知识空白点上不断的诠释,而是在专项的领域当中不断的深入挖掘,从而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这其中古诗词的教学更是达到了一定的研究水平。但由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很难通俗易懂,这就对现代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研究;探索模式;古诗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象征的一块瑰宝。其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总是能在极简的语言当中表达出作者所渲染的意境。但由于古代诗人在语言程序、结构、习惯都不同于现代人,这就很难让学生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老师就要从解读背景入手,然后通过解析含义、赏析意境,最后才能让学生们融会贯通的理解古诗词。本文结合现代古诗词教学,探讨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1.先賞析后教学
1.1先解读背景后赏析诗词
任何一首古诗词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创造而成。绝不是某个诗人一时兴起的涂鸦而能够流传千古。所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前,充分了解诗词的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岳飞的《满江红》,虽然可以先直译古诗词的意思,然让后学生们理解当时的悲壮情绪,从而渲染爱国之心。但是,如果先从了解当时文章的创作背景,就是宋朝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前提下,才让岳飞去北伐,然后在去了解当时的朝廷为何混乱不堪,从而有了那么荒唐的故事。只有基于这样的讲解,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精忠报国”之志是何等伟岸。
1.2先通晓故事后理解含义
古诗词也同现代汉语一样,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叙述性的故事。既然是叙述性的故事就一定会有叙事的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高潮、结尾。首先理解古诗词就要去了解这个故事是怎样的一个梗概。抓住故事的六大要素,然后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就会事半功倍。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时间是在后三国时期,地点是在蜀国境内,主要人物是诸葛亮与刘婵,故事的起因是诸葛亮希望匡扶汉室,但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前功尽弃,故事的高潮时诸葛亮为表衷心与决心写下《出师表》表明此次是他最后的希望,同时表明此次他一定会统一三国的决心。故事的结尾是这篇古诗词感动了刘婵、蜀国以及三国期间所有的名将、义士,最终虽未能达到夙愿,但也流芳百世。我们通过故事的梗概,对《出师表》已经有了一个轮廓性的概念。此时,再去了解故事的每一个细节,自然就会领略出其中的含义。
1.3先组织语言陈述再理解知识内容
古诗词语言非常丰富,但语序结构不同于现代汉语,这就需要我们将原本倒叙或者插叙的语言结构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直叙的语言结构。这和英文理解是一样。比如,我们会说他的名字叫王鹏,而在英文的表达里会说王鹏是他的名字。古诗词也是如此,例如,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就运用了倒叙,开头一句“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把上阳宫女的现状和盘托出,然后诗人再将上阳宫女老死宫中的悲惨命运娓娓道来。
2.学以致用才能德才兼备
2.1找到规律总结技巧
古诗词的研究需要找到古诗词表达的技巧,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比如,古诗词常常都会用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常常引用典故来表达一些语境。其中表现手法又分为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直抒胸臆、比兴、情景交融等,生动丰富的表达技巧使得诗词熠熠生辉。[1]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了解每一种表达技巧的特点,从而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含义。
2.2互动教学拓展活动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互动的方式。古诗词教学更是如此。古诗词教学不能一味的去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课文,那样毫无意义,也脱离了教学融会贯通的本意。所以,古诗词教学要开展丰富的互动教学与拓展活动。互动教学分为课堂互动与课后拓展活动两个部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答疑进行互动。课后可以让学生们组织朗诵、诗词接龙等游戏方式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理解古诗词并快速记忆。
2.3强化表达学以致用
古诗词其实就是一种优美的语言。既然是语言就是为了表达所服务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方面,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虽然古诗词没办法在现代社会普遍应用,但可以小范围的用古诗词进行交流。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总结、提炼与归纳语言的能力,并且还能让学生们的表达方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总之,要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才能使古诗词的教学发挥到极致。
结束语:古诗词是优美的传统文化。文化需要一代代的传承才能彰显他的魅力。传承古诗词文化就是从每一首古诗词教学当中不断的深入研究,挖掘古人对待事物的思想意识,从而领略其中的内涵。授予学生,传道授业的同时,帮助学生们提高自我修养与道德情操,同时,让学生们热爱古典文化,链接现代生活,以史为鉴,不断的提高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培育出社会的一代栋梁。
参考文献
[1]周维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学刊,2015(22)